我的朋友,翻译的工作其实真实是一种修行,你在对照思想,反映风格,塑造另一个语言体系中的人物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94dc7fd4f134897c.jpg)
在这个空间时间,用行为书写这个世界的你。怎么书写的呢,是按照你所接受的体系教育,还有自我体验,形成了你的认知点滴。是不是有点像另一种人生故事的翻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参照了某个特殊的文本。
你说的那篇文章提及了水仙的故事,总结起来就是自我和他人世界的关系。水仙最后在对水照镜子的过程中不能自拔,最后沉入水底。与被美女牵引进入湖底不同,他是因为爱自己而死去。赫拉克勒斯的爱人是这样消失的,因为他会去遇见这样的诱惑。可是,你我对着水面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呢?
我大多数看自己的时候,有着严肃的表情,很少会专注的看着自己面部表情的某一个点,偶尔会轻松的笑一下,但是让我跳入其中,拥抱自我,我没有那样的决绝。也就是说,我认定自己是不完美的,存在太多的遗憾和缺点。我爱自己,但是有尺度有限度。这样我才能有尺度的爱他人,有裕度懂得他人。
完全忽视他人的意见是不可能的,我们都尝试过,但是这不实际。太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我们可以暂时性的保持距离,但是终究要融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10f20cf152e1e0a7.jpg)
《回声与水仙》的神话,这的确是一个关于虚荣危险的警示故事。在你描述的内容中,水仙最大的缺陷根本不是真正的自恋,而是自我陶醉,也就是说,全神贯注于自己或自己的事情而排斥他人。这会导致他们变得一意孤行、自我陶醉,最终与现实脱节。 这篇文章中提到,人们沉浸在自己内心的意见的 “ 回声 “ 里,往往会对其他声音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认为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都是无稽之谈。群体有紧密的联系,不能轻易地被打散。因此,一旦进入自己的 “ 回声 “ ,意见和信息就会越发倾向于一个极端。
比比皆是,我们看见很多心智封闭的人们,他们认定的事情,他人的建议都是无用的东西,或者都是被猪油糊住了心思,试图兜售异端邪说,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 。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22ee7f584e103ed6.jpg)
表达最终是为了达成目标,沟通联系,促进理解,争取认同,获得好感等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通过完成什么而实现。
怎么能够如同推着巨石上山,始终日复一日的生活而不思考。即便这种重复给我们带来了稳定感,还有摒弃了额外的焦虑,可是你还可以承受更多的重任,展示自我的能力,同时帮助更多的人,你既看清了自己,同时也成为照亮自己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