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丨不安全依恋:爱为什么会变成牢笼?
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关系应该是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但又能够为自己负责的关系。
导致感觉混淆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安全依恋。
不安全感来自对母亲的依恋
母亲的角色对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确实非常重要。
我的女儿在一岁断奶的时候,由于当时缺少育儿常识,把女儿送回老家给奶奶带了半年,现在想起来非常的后悔。
从那之后,女儿每晚睡觉都要摸着妈妈的脸,现在女儿已经快四岁了,但是当时造成的伤害至今还是难以恢复。
孩子的敏感性其实要比大人强的多,父母的一点点情绪,孩子都能感受得到,只是孩子不会表达,但是父母的情绪和注意力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所以现在在孩子面前我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情绪。
27丨关系的三角化:当心成为痛苦的“夹心人”
所谓的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同时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
父母的矛盾,很容易会牵连到孩子,孩子就成了被三角化的产物。
父母吵架经常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怎么影响的呢?不是吵架本身,而是这种三角化的关系造成的。
学了这一讲,我的理解是,如果我和别人发生了矛盾,不要把别人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而是去面对矛盾,想办法解决矛盾。
如果我是被三角化的一方,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参与他们的战争,让他们自己解决矛盾,不越界。
28丨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什么要相互指责?
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
个体视角导致了因果思维,而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
对错思维塑造对立关系,有些时候我们过于去看重谁对谁错,接受不了预期的差异化,最后受伤的是关系。
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这一点我是非常的认同,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因果,也就没有明确的对错。
我妈妈经常抱怨说我爸爸很懒,从来不做家务。表面上看是我爸爸的错,但是据我的观察,我爸爸偶尔做点事情,一不顺眼就被我妈妈挑剔指责,久而久之,最终导致我爸爸什么事也不想去做。他们的行为都是互相塑造的。
我深刻理解在关系里遇到问题,抱怨、指责、争论谁对谁错没有任何的用处,这样根本无法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而且可能会变得更糟。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去纠结于对方的行为。
只有你的思维挣脱了互相指责、推脱责任的死循环,你们的关系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推卸,不抱怨,这样我们才能过好我们的这一生。
29丨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自责?
我为我负责,你为你负责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做自己能做的事,但是要把做决定和自我负责的权利交给对方,因为无论我们的关系有多密切,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家人的边界更难遵守
爸爸妈妈不能解决自己的矛盾,子女就容易把他们的矛盾当做自己的问题。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30丨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关系纠缠的两个特点
1.所有的纠缠都包含了相互加强的循环。
错误的方式下只会让纠缠不断加强,无法停下来。
2.所有的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
从“我”的环节入手,打破纠缠
我们不用按照别人的期待和想法行事,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按照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
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有些时候,是我们自己把治愈自己的药给了对方,又追着对方让他们把药给我们。其实真正能够治愈自己的,就是自己本身,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