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最怕得病,有很多养鸡朋友赔钱都赔在了疾病上面,所以控制好疾病的发生也是保证我们获得利润的重大前提,我们常说:防大于治疗,怎么样去预防?找到疾病的传播途径,切断这些途径,在配以精心的管理和适当的预防保健,养鸡不再难!
鸡病的传播基本分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鸡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一般是说,已经带病的鸡,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排除体外后,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易感鸡群,对整群鸡病的传播意义非常重大,易感鸡群就是俗说抵抗力差的鸡,今天重点看一下鸡病的传播!
鸡病传播途径
1、鸡蛋传播
某些传染病病原体存在于种鸡的卵巢或输卵管内,在鸡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鸡蛋内。鸡蛋经泄殖腔排出时,病原体附着在蛋壳上,还有一些鸡蛋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各种用具(产蛋箱、孵化器等)和工作人员的手而带菌带毒。现已知可通过鸡蛋传播的禽病有:鸡白痢、禽伤寒、鸡大肠杆菌病、鸡霉形体病、禽脑脊髓炎、禽白血病、病毒性肝炎、包涵体肝炎、减蛋综合症等。
二、孵化室传播
主要发生在雏鸡开始啄壳至出壳期间,这时的雏鸡开始呼吸,接触周围环境,就会加速附着在蛋壳碎屑和绒毛中的病原体的传播。通过本途径传播的禽病有:禽曲霉菌病、肝炎、沙门氏菌病等。
三、空气传播
有些病原体存在于家禽的呼吸道中,通过喷嚏或咳嗽排放到空气里,被健康鸡吸入而发生感染。有些病原体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干燥后可形成微小粒子或附着在尘埃上,经空气传播到较远的地方。经这种方式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鸡败血霉形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新城疫、禽流感、禽霍乱、鸡传染性鼻炎、鸡痘、鸡马立克氏病、鸡大肠杆菌病、鸡曲霉菌病等。
四、饲料和饮水传播
鸡的大多数传染病,是由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健康鸡摄入体内而感染的。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可直接进入饲料和饮水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加工、贮存和运输工具、设备、场所及工作人员而间接进入饲料和饮水中。饲料中有些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劣质的鱼粉、添加的食盐及药物是否超量、饲料存放不当、时间过长等因素,则是禽曲霉菌病及中毒病的最常见的原因。
五 、粪便传播
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病鸡的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在鸡舍易传播疾病。如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和多种寄生虫卵等。如果不及时清除粪便,不但本群鸡的健康难以保证,而且还会殃及相邻的鸡群。
六 、设备用具传播
养鸡场的一些设备和用具,尤其是数个鸡群混用、场内场外共用的设备和用具(饲料箱、蛋箱、装禽箱、运输车等),常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特别是工作繁忙时,往往放松了清洁消毒工作,容易造成疾病传播。经设备和用具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鸡霉形体病、鸡新城疫、禽霍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七、混群传播
成年鸡中,有的经过自然感染或人工接种而对某些传染病获得了一定免疫力,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它们仍然是带菌、带病毒或带虫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假如把后备鸡群或新购入的鸡群与成年鸡群混合饲养,往往会造成许多传染病的混感及暴发流行。由健康带菌、带病毒或带虫的家禽而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鸡霉形体病、禽霍乱、鸡传染性鼻炎、禽结核、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淋巴性白血病、球虫病、组织滴虫病等。
八、其他动物和人传播
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和昆虫,都是鸡传染病活的媒介物和中间宿主,它们既可以起到机械的传播作用,又可以让一些病原体在自身体内寄生繁殖而发挥其传染源的作用。人常常在疾病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常接触鸡群的人所穿衣服、鞋袜以及体表和手如被病原体污染,就会把病菌(毒)带进健康鸡舍,引起疾病暴发。
预防鸡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在养鸡场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抓好预防措施的每一个环节,实行“全进全出”,降低鸡群患病率,即使发生,也能及时控制,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疾病的传播,其实就是管理鸡场时的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假如养鸡人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话,疾病的预防也并非做不到的。另外建议做好肠道保健,在切断传播途径的同时,提高鸡体的免疫力这是根本,切断传播途径,提高鸡体的免疫力,双重保证,双管齐下,何愁鸡养不好,要想提高鸡体的抗病能力,还得从肠道下手。肠道好,粪便好,吸收好,免疫力高,抗病能力就强!
文章是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www.lcdzs.cn)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