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一篇提到吓唬小孩的“马虎子”。我才知道,这马虎子原来是指隋朝的大将麻祜。据说麻祜(同马虎音相近)十分残暴,喜欢夜里偷童男童女蒸食,所以,谁家的小孩子晚上啼哭,父母就会吓唬他说“马虎子来了”,小孩子便立马噤声。
我们小时候,不听话时,也经常会听母亲吓唬说:马虎来了!便也就不敢放肆了。还记得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小游戏就叫:马虎吃小孩。两个要好的朋友一块玩,在地上画一个方格盘,找两块大一些的土坷垃或者石头块当马虎,找一堆小石子当小孩,然后便是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具体怎么玩已经记不清了,总之是很喜欢。
但一直不知道马虎是个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自己展开想象力。每个孩子心中马虎的形象一定各不相同,或者三头六臂,或者青面獠牙,或者血盆大嘴,或者眼似铜铃,如果能描摹出来的话,想来会极为生动有趣。
后来,稍大一些后,不知听什么人说过,一定是哪个大人说的,说马虎是指狼。我便觉得大人说的话一定是对的,所以直到现在,潜意识里也一直认为马虎就是狼。况且现在早忘记小时候的马虎那回事了,也从没想过去网上查一下。
看到鲁迅的文章,才知道原来马虎有这么久远的历史了,代代相传。我想现在大约不再用马虎来吓唬小孩子了吧,至少我长大以后基本没再听到马虎的大名,马虎也要失传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得上学学这篇课文时,貌似留下了比较枯燥的感觉。现在再细细读来,却觉得非常有趣,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低唱的油蛉……
还有用手指按住脊梁,就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我不知道斑蝥具体什么样子,是不是见过,开始总以为就是那种让人避之不及的臭大姐。
还有酸酸甜甜的覆盆子。
以前也不知道覆盆子是什么,直到开始爬山后,在山上见到很多红通通的小野果,类似于熟透了的构树的构桃似的小果子,比构桃要小得多。当时也没敢尝,过后才知道那就是覆盆子。虽然第一次认识,但它的名字却已经留在记忆中好几十年了,有种熟人相见的感觉。再遇到时,一定品尝一下那种酸甜的滋味。
还有长妈妈讲的赤练蛇的故事,得到的教训就是:倘有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倒让我想起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边阴郁的安嘉和是不是就是类似于那条赤练蛇,只不过一个是美女蛇,一个是暴男蛇。
还有三味书屋里的老学究,怪哉,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无一不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