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
散文创作的虚构

散文创作的虚构

作者: 一杯老酒 | 来源:发表于2024-01-22 17:15 被阅读0次

    这样的问题,非常尖锐。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散文一直依靠真情实感来感动人,鼓舞人和教育人。一旦加入虚构的成分,就难免会打了折扣。就是当今的很多作家,也依然反对虚构。他们一方面坚决反对虚构文本,一方面却在私下里添加一些虚构的成分。难道他们不怕被揭穿吗?现实生活中,无数个作家,凭借自己对于生活的积累和熟悉,他们塑造了无数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人们在感动之余,哪个又会对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去较真?

    一,虚构是为了弥补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场景,人物,还是事件以及事件的发展方向,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怎么办?一味的求真求实,难免得不到人们期待的那样效果。于是,我们在采访过程中,难免就要动动心思,稍加改动,把原来的真相改成既符合现实生活,又符合人物本身素质要求的“范本。”当然,这样的范本,肯定是符合这个人物的基本特征。你不能把一个老农民塑造成一个知识分子,反之,你也不能把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塑造成一个农村老大爷那样的埋汰,尤其在言谈举止中。还有就是他们的行为规范,必须在传统道德的规范内,符合人们正常的审美需求。这就是生活中的原型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区别。这一点区别,本身就带有一些虚假的成分,起码是经过你重新粉饰过后的形象,所以说,散文作品,没有虚假成分,甚至是不允许虚假,我是坚决反对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文友中,我知道李同林就是乡政府曾经的一个新闻报道员。我们在报道新闻稿件时,那些领导们再三要求,决不允许搞假报道。这个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绝对真实的稿件有没有?答案也是肯定的,一个英雄人物本身,或许他本来没有那么高大上,他的思想境界本来也没有想到那么放眼全国,为什么一旦经过作家,记者的一再拔高,境界越来越高?政治需要。也是精神需要。

    红楼梦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皆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没有经历曹雪芹的生活,所以我们无法杜撰他的心酸。更无法去感受红楼梦中塑造的每一个角色背后的酸甜苦辣。尽管如此,金陵十二钗个个惊艳绝美,尤其是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成为曹雪芹以来,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的痴情人。我们没有研究过红楼梦,并不是说,这个林黛玉就不是曹雪芹的初恋情人,也并不是说,那个贾宝玉未必不是曹雪芹。但是有一点应该肯定,作家路遥塑造的高加林与林巧珍的爱情,不正是当年高考改革之后,成千上万莘莘学子的切身经历吗?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去生活之外去寻找,去追求,去想方设法弥补。弥补我们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以寻求精神的抚慰。这是我们作家的能力,更是作家的义务。

    二,虚构是为了需要

    一个人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困了就要睡觉。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每一个场景中的一棵树,一只鸟,一场突然而至的小雨,一个人物的突然出现,哪怕天边的一片白云,看似闲笔,其实不然。它们必须具有实际意义。要不然你就不要让它出现。就像一个小说家,文章开头出现了一个精美的茶具,那么这个主人公肯定喜欢喝茶,或者是接下来的故事肯定与这一套茶具有关,本来,或许生活中,主人公没有这样一套茶具,怎么办?很简单,我们可以预设。当然了,每一个作家都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熟悉的生活,熟悉的爱好,这样才能驾轻就熟,才能得心应手。不熟悉怎么办?去体验生活,去现场学习。要不然又哪里来的所谓采风?你让王兴明去写一个大型企业如何夹缝中求生存,

    然后经过几年的砥砺打拼,结果成功转型。我估计他能成功拿下,为什么?难道你们没有看到他最近为自己预设的几十道专题吗?一句话,他经历的太多了。那么同样的道理,我让夏韶冲去采写一个教育工作者几十年躬耕讲坛的故事,我估计他很快就会想到我们作家班里面的几个老师。他需要向老师们学习,向老师们取经,需要重新体验学生生活或者老师的生活,这样才能写出时代气息。

    三,虚构是为了安抚

    生活中,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谎言中,而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谎言。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不知道说了多少谎言。一辈子都说实话,说真话的人,有没有?肯定有,这个人不是痴呆就是傻子。因为他不会变通,他只知道自己饿了,渴了,冷了,热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可以肯定的说,说谎最多的就是小说家。因为小说就需要去编造故事,一切按照需要,一旦你把故事编造的圆满了,你就成功了。虚构,需要全方位知识储备,虚构,需要扎实的生活来源,虚构,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虚构,如果是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你的虚构,才是力量与精神的来源。因为你的经历,让一切合理的虚构,变成专属于你的特权。你有别人毫不质疑的经历。就像我写战争,时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安抚烈士的遗愿未了,安抚烈士母亲的遗愿未了,安抚亲人们的遗愿未了。通过这样的安抚,同时也在安抚你的读者,安抚我们活着的人们。为了不去破坏自己作品的完美,不去破坏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几乎很少有作家会自己承认自己虚构了什么样的场景和人物,毕竟这样的虚构,是作家内心深处期待的最美的结局,他不想再去人为的破坏。

    四,虚构是一种技巧

    这种技巧很重要,需要灵活的语言与场景的构建,更需要故事的合理与人物形象的最佳搭配,你写一个偏远山区女孩的生活,就应该联想到红山果,黝黑的皮肤,雨后的山茶花,耕牛,阿黄等等,一旦你写这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女孩出镜的时候,白皙的皮肤一头瀑布一般的烫发,一条蓝色的丝巾,就明显违和。不是没有,而是很少。每一个作家作品中的人物,皆有这个作家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个作家通过创造千千万万个文学作品,得以求得内心的抚慰和重温一个时代的精神回归。在这个精神回归的过程中,那些曾经的陪伴,无论是乡亲还是故旧,无论是山水还是风土人情,都会在他的作品中,和作家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开心着他们的开心,痛哭着作品中人物的痛苦。事实上,作家每时每刻都不曾与他们分离片刻。常常在梦里,因为一个主人公的命运而牵肠挂肚,寝食难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创作的虚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ny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