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感依附

情感依附

作者: A琳子93520 | 来源:发表于2019-08-24 23:38 被阅读0次

寻求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我的父母宣称他们很爱我,而我也并没有遭到任何虐待和恶意伤害,身体尚可成为健康,人生尚无世俗意义上的明显重大缺陷,为何我长期以来都无法感觉到来自家庭的接纳和归属感?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和室友聊天,也许是聊到了安全感,最后她问我,你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百分之百信任的,让你感到安全的人?对她来说,那是父母。我想了想道,没有。即使他们都健在,答案仍是,没有。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站在悬崖边上,身后却空荡荡的感觉。

回到《情感依附》,这本书其实记录是记录了一个跨越几十年,涉及几百人的心理学研究案例。从母亲怀孕开始,跟踪到子女30岁,期间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观察和访谈,关键的时间节点包括1岁前,7岁,18岁和30岁。这个前所未有的项目,揭示了一个很简单但又无比复杂的结论,父母,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并且是在生命最初的那几年。对,就是我们父母常说的,你们都还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记得的那几年。

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刚满八个月,而当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更感到一阵阵心惊。不仅是我自己成长过程的那些经历原来竟可被称之为“创伤”(这在我父母这里是万万不能认可的,他们对我时不时的控诉最常见的回应就是,我们已经把你保护得很好了,不然你哪有这么好命能考上好大学,你还想怎样?),而这些创伤在我身上刻下的烙印,几乎一定会用另一种荒谬的方式,投射到我的孩子身上,而这一切很可能已经发生了。

书中提到了若干人生早期经历的创伤,包括父母离婚失去父母,身体虐待,人格诋毁,父母的精神疾病,父母或自己患上危机生命的重大疾病等等,而一些案例中,也提到了包括搬离熟悉的生活环境,与父母分离较长时间等创伤对研究对象的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我人生的第一次创伤,是从3岁去上寄宿幼儿园开始,一夜之间离开父母生活6天,持续了3年,之后是6岁上小学前夕母亲离家工作2年,生活辗转在各种亲戚邻居家,再是小学四年级从非常喜欢的学校转学到了不喜欢的学校,整整一个月除了应对老师外没有开口说话,最后是12岁刚考上中学时父亲患绝症,一直到18岁高考那年父亲疾病复发。在人生的前18年,我每隔几年就要遭遇不小的变故,而我的应对方式,正是书中提到的两种方式的一种,痛苦内化。个中的过程不提,但共性显而易见,内化痛苦的人,往往内外呈现严重的表里不一,自我贬低,极度焦虑,退缩,强迫,家庭关系纠缠而复杂(用流行的话说就是相爱相杀)。我的极度焦虑倾向,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养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极致,一旦出现任何不顺利的苗头或者因素,立刻感觉到天崩地裂,被恐慌淹没,认定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好了。不相信好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即使有也很快就会被逆转。I don’t deserve it.人生就是各种各样的倒霉,我必须去习惯。大致就是这样的感觉。

在案例中,遭遇创伤的童年的被试者,大部分都呈现出不安全依附的特征,而这一切在孩子7岁,甚至更早就已经形成。研究人员在孩子1岁前通过影像记录母亲抚养孩子的画面,来观察母亲抚养的质量高低,结果显示,在不同质量的抚养下的孩子,1岁时的测试就已经开始分化。不安全的依恋造成的问题,远比人们想象中更早地出现。那低质量的抚养是什么呢?并不是说母乳和奶粉,或者物质方面的供给,而是母亲是否能及时解读孩子的需求,以及母亲与孩子之间能否建立安全的联结。低质量的陪伴,往往伴随着母亲的心不在焉,冷漠,粗暴干预,缺乏温柔和耐心,烦躁,焦虑(恩,就比如我)。但这些母亲并不是没有在身体上好好照顾孩子,她们中的大部分甚至都认为自己是在很用心地照顾孩子。(这又让我想起了一直自我标榜独立抚养我非常轻松的我的母亲……)但问题是,婴儿不会说话,而母亲也无法通过镜头,看到自己实际的表情和动作。“母亲自身的防御机制调节着她照料孩子的方式,久而久之,婴儿获得了调控自己情感的能力——其内部状态及对环境中事件的反应”。这种获得,是无声的,但“母亲的防御机制被孩子吸收并成为孩子自己的。”我应对问题的反应,方式,情绪模式,很明显影响着被我养育的孩子,这让我在夜深人静时,不断地去解剖着精神状态并不健康却也瞒人耳目地活着的自己。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可笑又可怕的事实:由于童年极度缺乏父母给与的亲密的爱和相处,一直处于情感饥渴和不安全的我,其实是一个不断索取感情的黑洞,自我贬低和热衷于付出则是我惯用的防御机制,而现在我竟然会想去向自己的孩子索取爱,因为在我抱着她时,她总是表现出对周围环境而不是对自己母亲的兴趣,也对趴在我身上吃母乳毫无兴趣,没有任何依恋和亲密的迹象。对,她看起来不爱我,这和我的母亲竟然一样。这让我感到非常恐慌,难受和委屈。

我儿时也天真地认为,爸爸妈妈一定是爱自己孩子的,这毫无疑问。但长大后我不得不放弃自欺欺人,这真的未必。而当我怀孕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我不会再让我的孩子同我一样,渴求又得不到母亲的爱,在她需要我时我一定不让她失望。那么问题来了:

孩子一定都爱自己的父母吗?

这是个荒谬的问题,我也知道。孩子的爱,到底是天然本能,还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我并不能自信地回答。但我知道,通过向婴儿索取她需要的证明,这只能是印证了我内心的空洞。而没有得到爱的我,其实并没有习得爱的方式,这样的我,能让孩子从我身上习得什么?

《情感依附》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研究案例的记录,更是一次自我的拷问。描摹自己不那么幸福的经历和不那么健康的心理,并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普通读者也并没有有效的工具来给自己进行评估。而更多人只是告诉我,即使有那么多不快乐,现在的生活仍然值得你珍惜,你已经过了30岁,你可以move on了。

真的可以吗?一个人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建立起来的情绪模式和防御机制,真的是一句move on,干一碗鸡汤就能改变的吗?

很不幸,即使是作者遇到过帮助过的那些因童年不幸而长期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也有一部分最终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在无法选择的痛苦的童年过后,要遇到拯救你的那根稻草,充满了命运的随机性。从这点上来说,我是持续悲观着的。我们能够找到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我们的面孔,找到痛苦的根源,然而,镜子只能投射出人,却无法拯救坏掉的心。

书中有一句话,

“生命中最早的记忆是了解儿童早期情感的资源。”我清楚地知道,我生命中最早的记忆,就是去上寄宿幼儿园的第一天,母亲离开后,我由老师抱着一直哭到下午午睡,当午睡结束后,我第一次从集体宿舍里醒来,以为一切都是梦,却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周围陌生的小朋友,终于意识到,无论我怎么哭,无论我睡多久,爸爸妈妈都不会来了。

人生最初的记忆就是分离,而今天我也意识到,我同我的孩子的分离,从分娩结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最终渐行渐远。

相关文章

  • 情感依附

    《情感依附》通过对76名访谈人员从0岁到30岁的跟踪观察、评估和探索,向我们逐步揭示了——家庭关系深刻地塑造...

  • 情感依附

    了解孩子是每个父母应该学习的 作为父母,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 通过孩子的故事。根据孩子的故事,我们往...

  • 情感依附

    寻求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我的父母宣称他们很爱我,而我也并没有遭到任何虐待和恶意伤害,身体尚可成为健康,人生尚无世...

  • 情感依附

    情感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情绪体验,我们从一生下来,就知道与养育者(通常是母亲)连接,产生情感依附,随着慢慢长大,才会慢...

  • 情感依附

    关于作者 本书的两位作者亨利·马西和内森·塞恩伯格,都是医学博士,作为精神科医生在加州伯克利市执业,并在加州大学医...

  • 情感依附

    关于作者 本书的两位作者亨利·马西和内森·塞恩伯格,都是医学博士,作为精神科医生在加州伯克利市执业,并在加州大学医...

  • 《情感依附》

    1963年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实验通过访谈、观察、录像分析、心理测试等方法,跟踪纪录了131位母亲在接下来30年里...

  • 2017.4.26听书笔记和感悟

    情感依附

  • 《情感依附》笔记

    母亲在孩子0岁至1岁的养育和陪伴方式,会持续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养育一个成功的孩子,父母需要具备的9个特征 1、...

  • 《情感依附》_笔记

    这是一个历时三十年的伟大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我们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这些影子有些是我们自己的,有些是身边人的;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感依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pc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