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贡应不应该入孔门?

子贡应不应该入孔门?

作者: RiverMg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14:00 被阅读0次

        子贡,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人物,孔子的弟子。孔门中弟子三千,又有七十二贤,子贡就属其中之一。他同时还在孔门十哲之中有言语一才。

        但是,关于子贡,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他到底有什么才能,也不是像子路那样争论一下他身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是他为何会拜入孔门。以及,他拜入孔门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他找个老师还要问是不是对的?对于别人来说这个问题也许不必要,但是对于子贡来说,却让人觉得成了个迷。为何这样说?让我们回去看一下颜回和子路。在拜入孔门之前,颜回是一个已经没落的贵族子弟,子路是一个对学业一窍不通家里差不多就是普通家庭的街头小混混。也就是说,他们在进入孔门之前都过的不好。但是子贡就不一样了。他的祖上曾经是在朝廷做官的,后来就渐渐进入了经商这一行业。但是在古时候,士农工商,商业在所有行业中都是最垫底的。尽管如此,子贡在进入孔门之前已经将事业做的风生水起,并且十分富有。当时子贡只有二十岁左右,可以说是还年轻气盛。正在势头上,却选择在二十五岁时拜孔子为师,这本身就让人疑惑。经商,虽然说是一个能赚大钱的职业,但是这个行业看中的可不是孔子所在乎的礼乐制度啊推行仁政啊。经商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灵活的头脑以及能看清商机的敏捷和判断力。那么子贡为何会选择进入孔子的门下呢?只有一种解释合理,他很有可能是在孔子路过卫国时被他的学说所吸引了。

        不过这里同时又出现了一个很矛盾的地方,在史料中记载子贡一开始入孔门的时候觉得孔子的学问以及思想不及自己。第二年的时候觉得自己跟孔子相同,而直到第三年才发觉孔子其实远远超于自己。问题来了,既然子贡觉得自己超于孔子,那么一开始为什么要进入孔子门下呢?既然他一开始就觉得孔子不如自己,为何还要在那儿待上三年之久?这个问题就更有趣了,如果他只是单纯的为孔子学说中的某一部分吸引,又怎么会在整整两年之内都没有体会到其中之意呢?

          而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回到子贡这个人本身。我们在介绍他的时候说过,他在孔门三千弟子之中位列于七十二贤于孔门十哲之中。在孔门十哲之中孔子给他的评价是言语。言语,在当时所指的就是口才。而子贡就是一个口才特别好的人。口才好在当时适合做什么?外交。而子贡就有一些堪称绝妙的外交经历。卧薪尝胆的典故想必不用过多解释。越王勾践又是怎样灭掉吴国并取代了吴王夫差成为天下共主的,想必也不用过多解释。但是很多人绝对都不会知道,这个十分励志的典故以及最后这一场胜利正是子贡一手造成。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时齐国有一个叫田常的人想要作乱,以此让自己的权利得到巩固。关于这个人的故事是很复杂的,但是我们就先不提起。反正最后最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点,他要进攻鲁国。当时鲁国的实力已经衰弱到了一个地步,特别是在经三桓专权之后,本来在几个大国之间就不算特别强大的鲁国更加变得颤颤巍巍。而当时实力强大的齐国,如果要进攻鲁国,那么鲁国极有可能会面临被灭国的命运。就算情况好一点,也必然会遭受重创。而孔子作为鲁国人,自然是很关心自己的父母之邦,于是就打算派出一个弟子去拯救鲁国。开始,子路子张和子石都曾经请行,但孔子一一否决。直到子贡请行的时候,他才同意了。不得不说,孔子对于一个人的判断能力还是很强的,他很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弟子,这大概是他之所以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子贡不仅成功了,并且简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出使仅一次,存鲁,乱齐,灭吴,霸越,疆晋。仅仅凭一张嘴,灭掉了一个国家,让天下的局势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想必在他出使这一次之后,所有弟子都会理解他为什么会选择子贡了。光从此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子贡有着无与伦比的外交天赋。但是如果去仔细想一想他的这次外交事件,就会发现他这次解决这件事情的手段其实跟孔子所说的仁是相背的。他为了救鲁国,直接灭掉了吴国,并且相当于是纵容了齐国君不君臣不臣的行为。我们都知道,齐国的始祖是当年的姜太公姜子牙,周朝当时少有外姓诸侯,而姜子牙正是因为功高。所以被赐予了封地成为了诸侯。也就是说姜太公之后,齐国的皇室应该都姓姜。但是田常何许人也?自此人以及田氏家族之后,齐国从此由姜齐变为了田齐,原本姜姓的皇室子孙则是被他们全灭。虽然并没有改朝,却已换代。而在此子贡为了能够救鲁国,不仅纵容了他的以下犯上行为,甚至还为其添了一把火。而孔子在他的整件事情进行中的时候,也并没有出面阻止。按道理来说,以他对于他每个弟子的了解,他在派子贡出去的时候就应该能够想到子贡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就算他没有想到,在此事过后,他也应当与子贡说明。但是他却没有做什么事情,至少没有记载。就相当于是他默认了子贡的行为。虽然说有一些弟子可能不会往这方面想,但是像颜回,肯定是能看出来的。这就再次牵扯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子贡所行的道与孔子的道不一样,他需不需要为了孔子抛弃自己以前所有的观念以及他的行为处事?需不需要为此而抛弃到自己的经商天赋与外交天赋,专心学习孔子的道?你可能会问:子贡干嘛抛弃他的天赋啊?他难道不可以一边经商一边外交一边跟孔子学习吗?当然这也可以,这就是他采用的方法。但是他的天赋跟孔子的道是有出入的。经商与外交之中,经商在做生意的时候,势必会牵扯到一些利益的来往买卖以及一些孔子并不赞同的商业行为。而外交就更甚。想战国时期苏秦张仪时能够达到的巅峰,可以一人之力影响整个天下局势。苏秦更是一人佩戴六国相印,其中运筹帷幄,计谋圈套更是数不胜数。包括子贡的这次出使也牵扯到了很多这些东西。那么毫无疑问,这样说下来,他的所有天赋跟孔子的学问以及他的思想都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地方甚至是完全违背。那么这个时候他也需要面临一个选择,是为了修习孔子的道而放弃自己一切的天赋,从此变成一个普通的弟子,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在与孔子学习的时候同时利用自己的天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明显他选择了第二种。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选择,孔子很多情况下对他的有些行为是不太认可的。

          如果是我的话,我的选择应该会跟他一样。也许有些人会问:既然他自己的天赋跟孔子的学问有背离,那他为什么还要来学习孔子的学问呢?或者说,既然如此,他还要那些天赋干啥?反正与孔子的道又不一样。但我并不这么想。上面提到,子贡在刚刚入孔门的时候,对于孔子的评价是他并不如自己。而能够支撑他继续到第三年的,应该就是某些他从孔子身上希望获得希望学习到的东西。有可能是礼,是仁,有可能是儒家的思想。但是不管怎么说,子贡对于孔子的学说有着很高的热情度。但是在此同时,他又要坚持着自己的天赋与自己的道。他为什么必须要保留自己的道呢?因为正是他这些与别人不相同的天赋和这些与孔子不一样的地方,才能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特殊的存在。如果他没有了这些天赋,那么他就不再是子贡了。首先他应该去做的就是自己最擅长的事。他既然对商机以及经商有着很高的灵敏度以及很强的判断力,那么他去经商就是没有错的。既然他在言语上有天赋口才特别好,那么他去外交就是没有错的。据说当时在陈蔡绝粮时,之所以能支撑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直还能够勉强往下走的经济来源就是子贡。包括后来从那里面出去向楚国出使拯救了这场宗门危难的也是子贡。在这个时候他利用了自己的天赋,这有错吗?没有。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其中更是七十二贤。每个弟子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擅长不一样的东西,同时对道的领悟有着不一样层次的深度。但是如果孔门每一个弟子都像颜回那样完全能够理解孔子所讲的东西,天资奇高还很好学的话,反而无法体现出孔子的学问的深刻之处。而这些与孔子不一样的人却同时在学习孔子的道,对孔子感到敬佩,同时也体现出了他们的不一样。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孔子后来之所以能够被那么多人所知,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全部都是因为子贡。他利用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口才以及自己的外交天赋在各个国家游走的同时,也让孔子的声誉得到了提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播的方式呢?想当时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去到哪一个国家,国君甚至都不愿意与他多说两句话。但是子贡无论来到哪一个国家,国军甚至以待客之礼对待他,双方之间完全用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子贡也许与孔子不一样,但是他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我认为,这点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我才最佩服子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贡应不应该入孔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qc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