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小伙伴写晨间笔记,周老师说,可以批判地应用,把晨间笔记修改成文章。
这是第一次尝试晨间笔记的应用,很喜欢。这样肆无忌惮地写着真好。不考虑词语的精准,标点的对错,逻辑的有无,想到哪写到哪,想怎么想就怎么写,这就是心灵最好的宣泄。
以下文章来源于晨间笔记的素材修改,也是一种创新与体验。只有试过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1.关于写作
自从进入写作班学习,接触到许多与写作有关的老师、同学,还有一些写作类课程。当然,一切都是可以随着自己心意选择。
写作班的学习,受益颇深。对自由写作有了别样体会,对文字要求更为严谨。每每写完文章就会反复阅读,从标点符号到字词句的精练,仔细修改。
对于学习,我只是享受这个过程,认真对待就好。不及学生时代,不需要死磕到底。不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影响正常生活。毕竟写作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对于初学者,这是需要突破的方面。
适当掌控,不打乱生活节奏,又能增加生活趣味,这是写作的初心。
昨天,无戒学堂的作业《写作初心》,因时间限制,又看到小伙伴们写文速度快,心一直没静下来,文章就写得有些草草。
被火眼金睛的老师识破,再次受教,耐心改文。但昨天一直在思索自己的写作初心。
还是因为喜欢吧,就愿意去写。文字能治愈心灵,舒缓情绪,让我们慢慢成长,总觉得是件快乐的事。
虽然还处在“小我”阶段,但别急,“大我”正在来的路上呢。不强求自己,能写好“小我”,把自己的情绪安抚好,也是最大的收获,写着写着,“大我”就在心中了。
我们不断地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最好的办法,就是遵从内心,接受内心真实想法,不强迫自己达到多高水平,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为已所用。
至于可以学到什么程度,就看自己的悟性。不给自己设定目标,不给自己压力,只是轻松完成,做得好与不好,都不去苛责自己,努力就好。
如果因此使自己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这不是我想要的本意。能达到什么水平都好。这话有些消极吗?其实并不是,而是一种尽力后的顺势而为。
知道自己的热爱,每天坚持练笔,随时记录生活。放松心情,感受生活的美好,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传播愉悦的心情。
不要刻意去做一件事,想到就去做,做时就认真,不看重结果,心才会自在。
其实,在每一种培训班的学习,我们都会遇到更多优秀的人。有时,看见他人的成绩,我们不禁赞叹与羡慕,也会生出自卑与气馁,这是一种考验。
我们一方面要接受现 实,一方面要调整心态,平和情绪,鼓励自己完成这样的学习过程,不去和他人比较,也不去羡慕他人的成绩。
每个人的先期付出不同,收获自然不同。你没有付出过他人的努力,却期待有如他人的成绩,那就如同天上掉馅饼。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殊不知,你羡慕他人时,他人正在仰望你的幸福。很多时候,人生的苦恼就在此吧。
我们写作就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本心,滤去更多的浮华与烦躁,保持内心的澄澈,让心灵更舒缓、更柔和。而不是通过学习,变得狭隘而急躁。这是违背学习本意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写作,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有自己坚持的方向。不被外界环境左右,不受他人影响,只安心做好自己。
2.关于生活
早起有诸多好处,我总是坚持着坚持着,就打折扣,这很不好。今天,重新开始新一轮早起,前提是一定要早睡。有些时候我们刻意去做一件事,反而效果不好。
就像昨天,我想在10点前睡觉,10点上床却一直睡不着,后来我就放弃“睡着”这个想法,接受这个事实,打开手机看小说,看了一会儿,才算进入梦乡。
再比如招生,每到开学,总会去发发单子,做一下宣传,其实来的都是老生带来的。当你把心思放在辅导上,不再担心学生的来去,放松心情不去管它时,学生却不请自来。
接受自己的任何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睡不着就不睡,想早起就早起,想招生就招。只是去做,并不去想太多。一切自己喜欢的,都会慢慢实现。
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放弃心中过多的负累,比如多招生,多赚钱。一切都缘于自己思想的转变。
退休的生活,就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一切都要像玩一样轻松快乐。当我们放弃太多执念的时候,就会感觉越来越轻松。
就像写文章,不去想如何写出“大我”的文章,只管写,写作就会带给我们快乐。
就像工作,当我们的心里不再要求更多时,工作带给我们的就是轻松愉快。
昨天和老妈打电话,还说起以前二年级那个家辉同学,如果再来,我也不收,那个孩子太多事,太操心。
老妈知道我对孩子有多负责任,它说:“你挣的是钱,给钱就收呗。”我说:“我不挣这么操心的钱,那个孩子一来,整个屋子都乱了,而且今天来明天不来的,怎么进步?”
老妈只好说:“行行,随你吧。”人生很多时候,就是选择题,看你想要什么。
一切都随意,一切都无法想象,好好生活,好好写作。
3.关于晨间笔记
虽第一次使用,却是完全放松的状态,沉浸式写作。写的那一刻,是愉悦的,享受的。有些没有章法,后期成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还是会继续使用,也算是日记式写文,是一些生活的碎片,值得珍藏。至于写文会不会用到,不绝对。不得不说,这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个人觉得还是蛮不错,坚持应用,不断创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