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完《给校长的建议》第二部分内容。合上书,印象最深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对家长学校的解读。从年轻的无孩子夫妇到学龄期儿童家长,在到学校各个年级段的家长以及智力有缺陷的学生父母,包括七类家长,每月2次的学校课程设置,真正让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教育紧密相连。
我们在家校链接上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新举措,但如此细致又频繁的家长学校课程,让我们看到学校教育借力的美好。
“家庭在儿童幼年时期赋予他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在儿童道德面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父母才是孩子道德指导的关键点。“从小看大”其实应该是从孩子身上看到大人的品行吧?
关注小学阶段的家长教育引领,是小学阶段孩子品行管理和道德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看来,以后家长学校要借助这种技巧,经常性、技巧性地开展,把家长学校的课程系统化,结合学生在校反应出来的问题从学生父母身上加以引导,这样,应该就会避免“5+2=0”的教育挫败。
学校管理,尤其是德育管理与家长的管理不可分割。要形成教育合力,首先要链接各个家庭,指导学生家长进行道德引领,塑造孩子品格,真正实现优良家风塑造美好品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