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2019—2—4
年夜饭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各家各户的大门口相继响起,还有小孩们爱玩的烟花,“啹……啹……”地划破长空,绚烂成霓。儿子和侄儿仨,不忘青涩时光,又忆金色童年,居然,买了一大堆的小烟花,非要重忆一下曾经的童真。我笑话了他仨,儿子却还振振有词,什么童年还未曾远去呢!甚至,硬是给我手里也塞了一根“火燃花”,让我也追忆一下逝水年华,傻呵呵是我,居然,也允了,也过了一把寻找童真的瘾。
除夕大年夜,农村人的风俗与讲究很多,又逢今日恰好立春,“燂春”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婆母一大早就准备了一大堆的樟树柴,安排好迎春之红红火火的前序。我们民间有俗语:“立春大于年”,这是婆母最爱挂在嘴边的话,我不甚深解此意,百度了一下,大约是古人把立春时点当成立四柱定生肖的标准,当然,还有些其他之说,但概念都比较模糊,而我,一直认为,既然能传承下来的文化,必定有其合理的元素和深意。今日除夕,又逢立春,此蕴2019,好运连连之意,文心借朋友圈此小记,给亲爱的您们拜年啦!新春快乐……祝福之语各尽所能,繁华似锦,而最真的,只有我的心,心之所祝,至诚至真,愿,幸福与您,康健与您,喜乐与您,平安与您,此后,清风明月与您,蓝天晴好与您……相伴!
窗外的鞭炮声,时而起,时而静寞,间隔的时间也拉长了好多,大概是各家的年夜宴结束的也差不多了吧?“照岁”是每年除夕的硬性风俗传承,婆母非常讲究。下午时分去隔壁一阿婆家拿了几块蕃薯,一一切成块状,然后把一根根红蜡烛插在蕃薯块上,原来,老一辈人,虽说不识几个大字吧,但生活经验和阅历,给了她们无穷的智慧,那蕃薯块,是被权当为烛台使用的。直待年夜饭结束后,一个个小房间里,就亮起了这么一根根红蜡烛……此即为“照岁”。
而“照岁”之后,婆母便又准备了一大袋香支蜡烛,等下,要和邻里好几位大婶,一起去后山的寺庙烧香拜佛。除夕夜,这也是一种被传承下来的“佛家信徒”几百年来不改的民间风尚。这一走一拜,大半个夜就又要过去了,而除夕夜,对于信奉“佛教”的婆母来说,是很虔诚也是很辛苦的,而对于我们年轻一辈,或更年轻一辈的来说,观看春晚是很不错的享受,又或者,如我这般,自娱自乐,也是很不错的别样的选择。
窗外,又更静了!可家家户户门前挂的大红灯笼,红红火火,依然还是照的夜空一片霓虹。我喜欢看灯笼下的小村庄,很安逸,也很喜庆,透着浓浓的年味和人情味;还有,绕村而围的那条小河流,一直一直,流淌着,可是,在流转着岁月的苍桑,历史的沉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