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的论著,出自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有:学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至今读来仍有很大的启发。
还有这一段,关于学习过失的论述,可以帮助家长、教师或学习者本人反思学习过程的得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贪多,或者是知识面偏窄,或者是态度轻率,或者是畏难中止。
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这提示教学者注意几点;
一是教学中目标应当集中,不贪大求多,避免囫囵吞枣或浅尝辄止,吃了夹生饭消化不良。
二是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温故而知新,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继续提升,避免脱离学情的盲目拔高,扎扎实实做到一课一得。
三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一方面是引导学习者戒骄戒躁,不断超越自我,不妄自尊大,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不轻率浮躁。诸葛亮说“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即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四是培养学习者的内驱力,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是有必要的,但仅靠兴趣可能不足以支撑深入学习,要在学习上攻坚克难,不仅要有兴趣,讲方法,还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坚持不懈的毅力。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113/90b2597ca10cf9b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