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心得:
本周还是理论,专业书,啃得比较慢,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财务管理上还要囊括资产收益和风险,而收益与风险在会计上,是需要量化成数据来表示的。
关于资产的收益
资产的收益当中,比较难以理解。首先要明确是什么的资产收益。其中利息的收益是比较好理解的,和银行利息联系起,在实务中,属于企业利息收益的部分,由购买的债券以及股份获得,比如购买某债券,年底按照约定的计算应获得利息,而股利方面,也是购买被投资企业股权,被投资方应分给投资方的股利。这一部分统统计入利息收益当中。
第二资产利得,这部分根据例题来理解,金融资产的收入应作为利得。比如购买股票等。
第三期初资产价值。由此可知,资产的收益部分,应是按照每一项资产来计算的,而不是资产总额。此前因为看了《一本读读懂财报》,其中也有介绍资产报酬率的,不过这里面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计算,这就表示是使用资产总额这个数值,我有点弄混乱了。财务管理的专业书籍中,是按照单项资产来判断这项资产等我收益率的。并不是总额。
关于资产的风险
这里比较好理解,风险的衡量和两个因素有关系:风险和期望值。
而把这两个因素链接在一起的是一个叫“离散程度”的量化指标。
即是说当一个项目中某一事情的结果(数值),出现了,而且于期望值相差很远,那么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是很大的。
这里有三个变量,结果,概率,和期望值。
当一个三角形三个点都不能确定时,我们是很难确定它到底会变成什么。于是,方差和标准利差,就是在一个元素确定的情况下,即期望值。来衡量风险大小的。
那总有三个都不能确定的时候,于是这需要一个比率来衡量了,标准离差率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它并不是一个绝对值,它是一种趋势。
最后,这两个小节基本都是概论论述,字面意思都不能难理解,如果应用才是最难的。解决这一点还是需要通过不同例题的联系判断。
2017,和圈妈一起逼自己一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