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一转眼,又迎来了我们六组的第二次点评时光,按步就绪的点评,忙里偷闲的互动,雷打不动的研讨,画龙点睛的总结,大家团结一致,顺利完成任务。聚焦我们的研讨,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首先是时间上,大家明显感觉到第二轮点评时候不像第一次一样手忙脚乱了,点评时间也大大缩短。同样的时间可以看更多篇打卡。虽然有经验足,熟能生巧的原因,但是大家更多的认为是自己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成长了,加上有点评平台的锻炼,大家比以前更会读文章了,读文章的速度也加快了。这是点评员进一寸的欢喜。
其次是质量上,从老师们的打卡质量来看,老师们的文章质量大大有了提高,而且老师们的写作素材也更加丰富多彩。有的是生活工作当中发生的情真意切的小故事小插曲,有的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点困惑与思考,有的是最近读书的感悟与分享,但不论题材是什么,老师们写得认真,写得真实,写得有水平。时隔一月,就有这肉眼看得见的进步,这是学员们进一寸的欢喜。
第三是聚焦上,如果说第一次的研讨我们还聚焦在方法技巧上,我们讨论如何快速点评,如何分配时间,如何汇总小结等等,这次我们研讨的主题已经在利用我们学到的教育经典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思考。当我们提到置顶和精华的设定时,张建国老师提到我们在教育写作当中,不但要欣赏那些原汁原味的接地气的教育故事,还要学习那种跳出故事之外的理论型创作,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再回归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洪月组长说,这其实就是怀特海教育的节奏中的从浪漫到精确的过程。这次研讨最后聚焦到了教育的节奏上,把整个研讨推向了高潮,这个高度真的是思维碰撞出的结果,一下进了好几寸,你说欢喜不欢喜。
都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一个人只有一个想法,一群人碰撞就是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感恩相遇,感恩研讨,让我们寸寸有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