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区有个用户说:这是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说话;这也是个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匿名说话。
我灵机一动,要是反过来会怎么样?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说话;这也是个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匿名说话。
这个灵感让我很兴奋,好像突然知道“逆向思维”是什么了。
看了一些王兴的饭否,惊叹于他思维的开阔性,随便列举几个:
1、「解放军」这个名称起得真有水平。
2、为什么不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呢?
3、如果要给诺贝尔增设一个奖项,你建议加什么?
4、「看起来傻精傻精的」真是一个有趣的描述。
看了这些问题,是不是感觉,怎么能这么妙?
王兴总是花很多时间在理解世界运行的底层规律,然后用很浅显的方式表达或设问。我们可以称之为:高手的战略。
极客公园有一次去采访王兴,记者刚好背了个新款的包。王兴充满好奇地花了两三分钟把所有功能设计全部研究一遍,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之后才坐下来接受采访。
王兴对新的东西有极其开放的探索欲。我的脑子又兴奋了一下:仿佛突然理解“好奇心”是什么了。
好奇心的反面,是封闭。我常常就是太过封闭。
找选题的时候,带着很多明确的“标准”,后来我发现几乎没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文章。我刷了上百个公号、几千篇文章,大多是无用功。
很久以来,我好像只知道工作。一旦有时间,就开始看“干货”,写的也是所谓的“干货”。很多通识,经济学、哲学、物理学;或者一些审美,音乐、电影、画作。
我之所以孤立无援,其实源于自我封闭。
要想持续突破自己,首要的是开放心态。什么都可以进来,好的坏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全都进来。
昨天插坐学院发了一篇关于瑞典事件的文章,这是老板提供的选题。我们纷纷表示,老板不说,我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我查了下微信指数,瑞典二字关注度比以前高了4000倍。这件事情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发生,也进入很多人的生活,但是被我们忽略了。
老板比我们认知高多了,这种消费情绪的事件对他来说更加不值得关注,但他却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并分享出来。足见他的开放性。
做新媒体有个特别好的地方,你必须成为一个充分开放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