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学校都推崇精细化管理,特别对班级管理的常规量化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对班级工作的检查评价实行全覆盖,班主任每天都会收到常规检查扣分的通报,有时甚至一天会通报几次。由于每一次扣分都决定着班级管理的成绩,甚至与班主任的绩效、荣誉挂钩,因此,班级量化的成绩就紧紧地左右着老师们的心态,搅动着老师们的情绪,老师们丝毫不会体会到一个做班主任的幸福,也不会感受到一个当老师的荣耀,甚至许多时候使教育失去了理性。学期末对班级工作进行评价时,往往以分数论英雄,从高到低排出前几名作为优秀班集体进行表彰,其他班级则成为后进班级。
这种评价制度下,有时候,班级之间相差零点几,表面上看似公平公正,实际上未必这样。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是个复杂、系统的育人工程,许多工作是表面的分数难以衡量的,即使有着一定分数的差别,也很难从分数本身区分优劣。有个叫王某的问题学生,学校的大部分老师都认识,多动,智商低。但是经过班主任王老师的引导,关爱,现在这个孩子基本正常了,和同龄孩子一样了。说句实话,这个孩子,对学校来讲,六千分之一都不到,但对这个家庭,那是100%,我们应该能想象到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感激。那么从王老师的角度来看,她也体会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荣耀,感受到了作为班主任的幸福。我和她交流这个孩子的时候,王老师的幸福溢于言表。她说,王某要有好的东西,总是要给她留着;有好事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和她分享;过节的时候,王某总要给她打电话问候。王某对老师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流露。王慧老师每当讲起来时,每次都幸福的流泪。我想,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幸福,是不是比评上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要幸福呢!
其实回到学校的本义来看,学校本就是允许孩子们犯错误的地方,每个孩子都要经过自身的错误体验而走向成功。如果我们的管理过于的精细,过于的严格,学生在校园里就会失去很多成长的机会,甚至会出现形形色色成长的假道德,我们的自主化管理也很难实现,教育也就因此丢弃了自己应有的责任而变得严重异化、扭曲。
天天就是量化班级,量化学生,到头来,到底作了哪些有意义事?连我自己都很苦恼。我就想,咱能不能将班级、学生的常规工作明确一个基本标准,大家能够达到基本标准就可以了,不用分分计较。这样,大家能在一个理性、宽容的氛围里,将着眼点放在真正的教育上,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去呵护他们的成长。让教育变得心平气和,让老师们也不再焦躁,让教育回归了本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