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豆腐与换豆腐
上高中刚去城里,有各种不适应,其中就包括豆腐。
一是城里叫买豆腐,用钱,一毛钱买一块儿。
在屯子里叫换豆腐,用黄豆(大豆),二两黄豆换一块儿。
顺便多说一句:有的时候,人们拿着换都出去,可能拿的黄豆不是正好是换几块豆腐的整数,多点儿少点儿,换豆腐的人记着,下次互相补齐就可以了,都是屯子里的人,不计较了。偏有些爱占小便宜的,每次少个一两、几钱黄豆的,时间长了,做豆腐的和屯子里其他人就瞧不起,心眼儿小得没有黄豆大。
二是城里的豆腐多数时候是凉的,需要热了再吃。屯子里的豆腐直接可以用手抓着就吃,老香啦!
智斗
参加工作以后,单位几个都是刚毕业分配的一起住单身宿舍,也都爱吃豆腐,经常买豆腐吃。
这个城市卖豆腐,不是切成规则的小块儿,而是很大几块儿,你买多少切下来再用秤称一下。
每个买东西的人都经历过,卖的人千方百计给你多称一些,比如你买二斤,他故意给你称二斤半,一般时候买的人也就凑乎了,多点儿就多点儿吧,反正按价钱,卖的人就多卖出去一些了。
我们经常去附近马路边买豆腐,那里有一个推三轮车卖豆腐的,也是如此,时间长了,我们每顿饭经常剩一点儿,主要是每次多浪费点儿钱。
那天,其中一个单身(北京某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就跟我们说,今天我去买,看他怎么欺负咱们。
到了地方,这哥们拿出2元钱放在三轮车上,说我买二斤豆腐,那个卖豆腐的给切了一块儿,然后称了一下,二斤三两,装上塑料袋,这哥们拿起来就走,卖豆腐的急了,喊道:“回来,差钱呢!”
我这哥们问:“差啥钱?”
卖豆腐的说:“你给两块钱,豆腐是二斤三两,应该是两块六角钱!”
我这哥们指着他,同时也对着周围的买豆腐的人说:“你的豆腐一元钱一斤,我说买二斤豆腐,并先把两元钱给你了,你也收了钱了,你为什么多给我称三两?”
卖豆腐的争辩:“谁能一下子切正好?”
我这哥们说:“我们在你这里买了好几个月的豆腐了,每次你都往多了切,这几位顾客也没有这种情况?”
旁边几个人也都说差不多吧,你小子这样卖豆腐可不对,我们早就想跟你说了。
卖豆腐的不好意思了,说你拿走吧,三两豆腐我送你了。
我这哥们说不行,我花两块钱就吃两块钱的豆腐,让卖豆腐的给切去三两后,扬长而去。
该咋是咋,这个卖豆腐的豆腐确实好吃,以后还去哪里买豆腐,但是多卖的情况基本就杜绝了。
再较量
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新情况。
经常买豆腐的单身宿舍里面另一个哥们说,最近卖豆腐的人给的分量好像不够,每次你说买二斤豆腐,他直接给你切一块儿,照着旁边切好的一斤豆腐说,不用称了,这个是二斤的,一样的,实际可能是不够的,他听几个老顾客也这么说。
有一天,这个单身的哥们又去买蔬菜,顺便称了一下刚买的二斤豆腐,差一两多,于是回来就跟我们说了。
大家一听就不高兴了,说你下次再买,然后称一下,如果还是缺斤少两,再找他算账。
第二天,哥们去买豆腐,我们在旁边借个标准的称等他,做晚饭时间,买豆腐的人挺多,看那个卖豆腐的人还是那样,多数都不称。
哥们买完,我们赶紧称了一下,少了差不多二两,我们几个理直气壮地走到卖豆腐的三轮车前,让卖豆腐的再称一下多少斤,一斤八两不到,卖豆腐看见北京毕业的那个哥们了,突然就满脸堆笑:“人多的可能没顾上仔细称,少二两多,再给你三两豆腐补上!”
说着,切下来一块儿,肯定比三两要多得多,北京毕业那哥们接过来:“这回怎么这么多啊?不称了?”
然后,把豆腐举到自己的眼前,又送到卖豆腐的眼前,突然非常夸张地扭动身子,高举起胳膊,使劲儿挥舞着手臂,将这小块儿豆腐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你记住:谁也不差这一两二两豆腐的,你做买卖不能老变着法儿欺骗顾客!”
我们几个鼓掌,旁边几个经常吃亏的顾客也跟着喝彩!
自此以后,那个卖豆腐的规规矩矩了,再去的时候,也逐渐由尴尬搭讪到寒暄,最后人少的时候还能聊得欢声笑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