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人的包容,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意妄为
我是一名刚入职场的小白,对许多事情都是在熟悉的过程中,所以我特别的忐忑和不安。在这过程过,我渐渐的发现到,职场和学校的不一样。学校是有很多很显眼的指标,提醒你,鞭策你,让你时时刻刻都有机会觉察到自己所在的处境;而目前我在职场的体验是:若不思进取,便是温水煮青蛙。在经过同样的时间,不知道,别人就“突然”变得很能干、能独当一面了,只留下自己在原地凌乱。
对于职场的新人,大部分人都是会给予包容;但是作为新人的自己,别人的包容是人情,不给包容是道理。因为公司、单位需要的是能工作的人才,而不是谈情感的懒人。
听过吴军老师近期的答读者问39中“每个人可以为自己的年轻,没有经验找借口,但是命运没有宽容他们、并且呵护他们、让他们成功的理由。……其次,人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善意和宽容上……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处在了被安排做无用功的时候,自己应该警惕了,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看到这里,感触良多。
虽然在工作、生活中,我能获得别人的宽容,但不意味着我就可以靠着别人的宽容懒惰、不努力成长。因为命运、人生是我们自己的,别人只是过客,需要对我们命运及人生负责的是我们自己。害怕蹉跎岁月,时刻保持危机感,才是正路,而让自己更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便是把它记录下来、计划出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把计划、思考都记录下来了,是在做准备,为自己的人生积累经验。一点一滴的积累,方可在机会出现的时候,十拿九稳的抓住它。
2.“最需要的人没有,最有的人不需要”
这是万维钢老师在近期专栏里记录下的人生经验:最需要这个东西的人,往往并不接触这个东西;而最可能用得到这个东西的人,往往不怎么需要这个东西。(这可以与“边际效应递减”相关联,对于已经拥有这个东西的人,得到的越多,他得到的收益并不是成正比的。)
就如最需要上“得到”学习的人,并不知道“得到”的存在。这是一个规律,而非对生活不公的抱怨。
既然世界有这样一个属性,我们可以选择做什么呢?
跳出自己的人设,做一些自己根本没想过要做的事情,尝试一些与自己人设相反的事情,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从而拓展出更宽的眼界和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