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曹雪芹一辈子呕心沥血之作,不管目的为何?其作品早已打上了自身一生思想经历的烙印。一个人早年的经历影响了一个人整个的一生,影响着他的思想,进而是行动。但早年的思想的影响随个人人生命运,生活的变化,思想上还是当初那样吗?显然不是,几十年的人世生活人的思想随时发生变化,最初的思想不见得是正确的,生活总有些让人对一些偏见。时过境迁,哪种人生的选择是对的?对于贫困,丧子的曹雪芹不能不有重新思索人生的问题?生存是第一要务!投胎于富贵之家的变故,社会对他造成的影响,影响了他个人的人生走向。但个人的职责脱离不了,个人的依存也脱离不了社会,个人无法与社会断绝关系。除非似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假亦真时真亦假,求的真未必就是假,反对的假未必不是真。贾家宝玉出家了,寻求一种真解脱,未必是真。但甄家宝玉未尝不是真要求,达到此种,达到个人职责,钟鸣鼎食之所在。但这两者对作者本人均未实现,现实使他无法解脱,超离。而达到钟鸣鼎食的机缘已错过。文章前半部是个人理想,执着的一种境界,被社会世人影响。后半部则是个人自身命运的现身说法,寄予膏梁子弟,个人职责,人生之抉择,命运之方向。给父母养老,给子女富足,给个人安身立命之处。只是人生无法重来,一个念头一个刹那决定一生。所以,曹雪芹以投胎来解释人生之影响命运之抉择,只是把一个人一生的思想的变化归于宿命,对于个人苦闷人生情结的释放!
曹雪芹个人思想由于生活上引起的变化,对他的著书的全部构思不可能没有影响。不管是后四十回丢失了,还是什么原因,他的观念发生变化,把以前的推断打翻,又有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与前文的主旨,及引发结局的思想又不太相融。不管后四十四是不是他写的,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所执着的被他个人推翻。这种十年举家食粥的坚持被他儿子的病死推翻,人生是悲痛,又像是一场脸上笑得发狂,变形着,心里痛哭的笑话!人生俨然一场游戏 ,坚持什么,放弃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种大悲痛的省悟使小说前后被世人探讨,作者的意志一朝被摧,生命便一步步走向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