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传家》的结缘,来自于一次与好友的聊天,我和她谈起我最近痴迷中国传统文化,从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子柒,到《中国文化课》的余秋雨,再到樊登解读的新书——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无一不令我对传统文化中描述的美好生活心生向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好友突然想起她听说过的一套书,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还推荐过,她说里面记录就是传统文化的节气、时令、民俗和传统美食等内容,我一定会感兴趣,于是就推荐了姚任祥写的《传家》。

姚任祥,一个我从来没听过的名字,百度搜索后,发现她出身名门,是京剧名伶顾正秋和台湾前“财政厅长”任显群的小女儿,也是国际知名建筑师姚仁喜的妻子。我从她的署名中看出,她的父亲姓任,先生姓姚,在父姓前冠以夫姓,果真是非常传统的女性。曾有媒体采访时,她说:“你们不用叫我任老师,姚老师的,我比较习惯你们叫我姚太太,总觉得这样子有先生在前面支撑,更是一家人。”一语道尽了她对于家庭的眷恋和珍视。她作为三个孩子母亲,因为担心接收西方教育的孩子会遗忘中华文化,花了七年的时间,上山下海拍了十万多张照片,洋洋洒洒写下二十七万字的温柔叮咛,终成《传家》一书。

这是一套装帧十分精美的彩页书,全书分春、夏、秋、冬四卷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每本内容都以“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单元,用文字、图像与生活结合的方式展现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精粹。

打开第一本应时应景的《春》,第一页就是南怀瑾先生写的推荐序,和一方“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的刻印。再看书的内容,更是引人入胜,春日樱花下的下午茶,润饼的食材搭配,元宵、清明的节庆由来。用一句话概括我读来的感受就是,既有看世间花开花落的浮生绘,又有看锅中饼卷饼舒的烟火气。

在不断的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中,我充分的理解了“文化自信”的出处。我们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九九消寒图,我们有“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时令节气歌,有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的玄学。我们有神话故事隐喻的道理,有《道德经》凝聚的智慧,有四大名著沉淀的思想,有诗词歌赋描绘的情怀。我们有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文坛,我们有文人志士放浪不羁的魏晋风华,我们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花。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到底什么是文化?我特别喜欢余秋雨先生给出的概念,文化是一种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它最后的成果是集体人格。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是包容的,是有感召力的。在快节奏的都市中,在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中,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过日子的方式,会给世界带去一个不同的参考。

重温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味地怀古,而是我们借古谈今,古代的生活曾经那么质朴美好,我们不只是在表达我们很怀念它,而是在探讨这能否能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一种方式,让我们的后辈,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中的勃勃生机,提醒生活在西方文化冲击之下的我们都“不要忘本”,身为中国人,对自己所拥有的珍贵血液感到骄傲,对我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感到自豪。
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文化不传,何以传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