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春晚《只此青绿》聊起
在今天活动开始之前,我们想先进行一个小小的统计,今年看了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的老师有哪些?老师们觉得美吗?美在哪里?下面,请几位老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关于这个舞蹈,你所知道的有哪些?(请3——5名老师讲述)
看来我们的老师们不缺乏美的感受力,也不缺少收集信息的能力,非常好。
主创周莉亚与韩真经过1年8个月紧锣密鼓的创作,成功将《千里江山图》的意象以舞蹈诗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舞蹈“入画”。全剧有两条线索,一条讲述了《千里江山图》展出之前,故宫博物院的展卷人正在潜心研究这幅旷世奇作;在另一条线索上,千年之前的北宋少年画师王希孟即将完成《千里江山图》。随着画卷的展开,展卷人带领观众游历山河,与王希孟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只此青绿》的选材概念和想法在她们心里酝酿了很长时间,像一粒种子一样,从心里自我生长出来,达到一种通透的感觉。这种通透是慢慢积累起来的,随着经验和在创作上自我话语权的增长,拓展出了创作空间。演活了《千里江山图》,有人认为《千里江山图》成就了《只此青绿》。《只此青绿》中安静的力量不是被外在的空间所控制的,其实和作画是一样的,最高的境界一定是真正在自己的时空里绘画,而不是被外界所干扰。“青绿”所给人的沉浸感和进入感,确实是两个编导自己的成长和自己所酝酿的创作空间,真正进入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想象的空间,所以说才不会被外界的很多东西所拘泥。可能最适合的评价是:《只此青绿》是对传统文化的深耕和弘扬,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只此青绿》中可以看到两位编导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找到了自信。
网友说:看了央视春晚,感觉从”文化自信“走向了“文化膨胀”!
好的艺术家要经过一个积累的阶段以后才会有这样的自信,才会找到这样的节奏,并且一定要把你带入到他自己的时空里去,一定要把你带入他自己的节奏里去。
二、幼儿教师如何进行读书和写作
1、你上一次读书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主要是纸质版书籍。
读什么
“腹有诗书气自华”。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阅读哪些专业书籍?至于书籍的阅读,对于我们幼儿老师来讲可以有三类选择,第一是杂志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导读》《学前教育研究》等,都是我们专业较好的期刊,可以直接选择,每个杂志上都有相关的理论和专家话语需要细细的品读,并写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另外是从师范大学的出版社或者网站找资源,类似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设置中有相应的专业,不同视角的书籍,出版社会定期的与相关书籍的介绍,我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都可以学习;第三借助于网上的直接搜索,针对我们想了解的关键的字词就可以有很多文章值得我们阅读。从优秀书籍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及阅读与写作水平,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开展“书香润心灵 阅读促成长”教师阅读与写作专题培训会。
怎样读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要以积极的心态,漫步书海,启迪智慧,润泽心灵,让教育梦想因读书而精彩。
“如何有效阅读?”有一句俗话是“不动纸笔不读书”,读书之前做好准备,我们可以直接在书上批注,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成为自己的积累。(推荐使用康奈儿笔记本)学以致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将阅读与写作当成一种习惯,与书结伴、以书会友、感悟生活、习德修身,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书写美好的人生篇章。
提倡教师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通过阅读与写作帮助教师形成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构建书香浓郁的园所文化。
什么才叫读懂,或者为什么读?
带着问题去读书,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目标明确,效率也很高。
怎么算懂了呢?这里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回答:“我读一本书,必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才觉得真的把这本书消化了。”其实著名的费曼学习法也是一样,在读的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的语言筛选组织书中的核心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就可以说基本读懂了。如果关上书什么都说不出来,可以你享受的只是阅读的一种快意,迈不过这个坎,就无法真正有效读书。
以上,我们聊的是阅读。
相对写作来说,阅读是输入,只有大量的输入才会让我们有底气输出,而不会在写作的时候觉得匮乏和晦涩。
在谈到写作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小的游戏吧,请为每个老师准备两张A4纸。
第一张,请写下:
麻雀走路步步__;
老人__白,少女__红;
火车进站冒__烟,火车出站冒__烟;
从二楼教室到一楼礼堂,要经过__级台阶;
(有人会填“麻雀走路步步跳”。你们观察了没有,麻雀走路跟鸡走路是不一样的,不是这么迈着步走,是噔噔噔这么跳。还有一个更好玩的写“麻雀走路步步印”,印章的“印”,为什么呢?就是麻雀一旦走在那种湿的地上,你看到它这么跳,地上就出现一串麻雀的小脚印,这个很有意思。
绿皮车的时代,或者更早蒸汽机车的时代,进站和出站的火车冒的烟是不一样的。进站的时候,为了城市环保,加上速度越来越慢,不让它烧煤,所以进站的时候火车冒的都是白烟。但是出站的时候你要加速,你要填很多的煤进去,就冒的是黑烟。这些都是细节,如果你不小心观察,写作文的时候可能就写错了。
最后那个台阶有多少级。我们哪记得台阶多少数。有一个例子,说有一年宋美龄去拜谒中山陵,各家报馆都在写这篇文章。只有其中一家报馆写说,“中山陵由平地到陵上的石阶是392级”。就用这句话做开头,拔了头筹。这种细节的体现,就能够把人带到那个情境当中去。这392级台阶,一下子就体现出了那些人为什么后来气喘吁吁地冒汗,这就是细节的重要性。
第二张纸,请三折,在上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写下: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读写的什么?一场雨,大地湿润,空气清新,旅舍青翠,一杯薄酒,与友相别。
王维写离别,四句就解决了。现在,游戏开始,请大家用现代的白话文,把这四句诗写成一篇散文。
我给大家念一篇范文,先听一下开头,你就能感觉到白话文和诗词的区别:
连日春风把柳枝染绿,拉长。早晨一阵细雨把高原的尘土压下去。这样的好气候好景色,旅行的人也要多住几天,你却要开始远行。
这是“渭城朝雨浥轻尘”的“变奏”。
好,下面我们说点实用的吧,先说说大家写的反思。
记录后的分析与反思是真正提高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在教育教学中将反思的态度与对实践的关切统一起来的一种理智,它是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升华。有的教师喜欢在自己的反思中摘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中的语句,总感觉摘抄了这些文字就能提升自己文章的品味。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确切的。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要旨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再把它写下来,这样才是最适合的。如果仅仅机械的摘抄几句文件中的语句,不仅不利于教师反思,还会限制教师的思考力。
另外是和大家聊一下如何写总结。总结是什么,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回顾。所以,要想写好总结,必须先写好计划,然后对照计划来回望自己有哪些成就哪些不足。计划怎么写呢?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目标和要求来拟定,比如省、市、区的计划,幼儿园的工作计划,教研组的教研计划,年级组的工作计划,这样个人的计划和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下面是今天的主题:谈谈新闻写作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一、新闻写作是什么?
定义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它主要是指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
1、新闻来源决定新闻写作
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这两者之间的媒介就是新闻采访。离开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从新闻报道的特点和要求看: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要求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需要再新闻采访阶段占有翔实的新闻素材,写作的时候才能对“再现”事实得心应手,“说话”才有“依据”。
从新闻报道的具体过程看:一篇新闻稿的诞生,大体上要经历七个步骤,即寻找新闻线索、确定采访选题、选择并占有材料、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作成稿。
2、如何学习新闻写作?
进行新闻写作,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五点,那就是“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了解新闻内容的特点”、“选取最佳新闻角度”并“运用恰当的新闻语言”。
1)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也就是说新闻必须要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有其事;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如何避免新闻失实?
答案是:只要你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在谋篇布局时避免片面性、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并且时时刻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的正确与否,对于描写要有分寸感,注明新闻来源并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避开新闻失实这个雷了。
2)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注意了,敲黑板)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包括两个重点,第一是“掌握说话的技巧”,第二是“时刻谨记新闻是受限制的写作”。
3)运用恰当的新闻写作语言
定义: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最后,写出来的东西读一遍,自己读的不是很满意,需要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了才可以让别人阅读。如果自己读下来都有些不知所云,那么就需要重新调整书写。
最后还想和老师们交流一个问题:你上一次朗读是什么时候?
朗读不需要鲜花和掌声,也不需要精美的舞台,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读,将自己对文字的体会用声音表达出来。
一开始我们读什么?首选是给孩子们读绘本,还可以读诗词,用经典滋养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长朗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