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女苏菲》是现代诗人高兰于1942年3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通过对亡女的深情追悼与怀念,反映了国统区广大人民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对国民党反动当局发出强烈的控诉。作者在诗中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对亡女的追思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读之无不潸然泪下。亡女苏菲的早逝,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痛,是个人的伤痛,也是时代的悲剧,是民族的悲哀。作者把家仇国恨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浓郁而深厚的家国情仇。 这首诗语言平实而质朴,细节真实而典型,基调悲愤而忧伤。[1]
作品名称
哭亡女苏菲
作品体裁
新诗
作者
高兰
创作背景
高兰是一位朗诵诗人和爱国者,他年轻时做过中学教员,因宣传抗日救亡,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受到校方的监视、警告,甚至遭到解聘。1941年,高兰一家人贫病交加,而此时七岁的爱女苏菲身患重病,因无钱医治而夭亡,高兰伤心不已。次年,在纪念女儿去世一周年之际,诗人痛定思痛,挥泪写下了这首诗。[3] [4]
文学赏析
绵绵无绝期的悲痛,化为心底的感情潜流,一旦涌向笔端,落在白纸上的竟是这么一句:“你哪里去了呢?我的苏菲!”看上去这似乎是诗人的明知故问,其实是因为爱女心切,诗人不忍心也不相信女儿真的会逝去。诗人以此番设问为诗的开头,随即闸门大开,哀思如潮,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
诗人对女儿苏菲的悼念形成的感情波涛,又分成无数道细流,一齐流向埋葬女儿的那一座绿草萋迷的坟头。一道细流是一面镜子,照见了诗人哭亡女的身影:或睹遗物而伤神,或恨自身而忏悔,或忆往事而凄怆,或思亡女而行动——正是这些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使读者看到诗人对亡女刻骨铭心的怀念,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怀念过深,必生幻觉,诗人几乎不必有意去捕捉这种感觉,他是把它看作真实来描写的,这是诗人的心理现实。在女儿抵达的“那个世界里”,他看到她把手指头放在口里,望着别人的孩子吃着花生米,看到她望着别人的花衣服,忧郁地低下头去;歌乐山巅一颗星儿闪烁,他看出那是女儿悲哀的泪眼。对上述幻觉描写,诗人虽然用的是反问句式,他却宁信其真而不疑其假。在有些地方,诗人明知是假却又当真,并以此为基础直抒胸臆,如在写给女儿盛殓时,诗人运用了一个细节描写,即因女儿爱写爱画,她妈妈在女儿遗体的右手放了一支铅笔,左手放了一卷白纸,这实在是悲伤过度的活着的人的聊以自慰,诗人却以此为真实,于是,奇句出现了:“一年了啊!我没有接到你一封信来自天涯,/我没有看见你有一个字写给妈妈!”这种“反常合道”的抒情把诗人的极度思念深深铭勒在诗行里了。
父女之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感情,因此极易引起人的共鸣。诗人舔犊之情尤深,但此刻女儿已埋入黄泉,欲见不能,于是高兰在诗尾悲天怆地地呼喊着“孩子!/假如你听见有声音叩着你的墓穴!/那就是我最后的泪滴入了黄泉!”——悲剧本来就比喜剧要感动人,更何况诗人度日如年而累积的悲伤充溢全诗,并在结尾掀起了伤逝的泪涛,那么,这种至亲至爱的父女之情就更感动人了。诗中透露出的世道艰难和世态炎凉使本来就很阴冷的色调,更是蒙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但却使诗人抒发的父爱和诗中凸现的父女之爱、母女之情,洋溢着悲凉的温暖,如雪地上的一堆篝火,亮在茫茫的夜里。
因这诗的深沉真挚的感情,因这诗的语言的朴素明朗、音节的顿挫,因这诗的押韵的注重、琅琅上口,《哭亡女苏菲》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首朗诵诗的佳作,将长久为人们所珍爱。[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