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桐
又见桐叶落秋风生命之初,秋风吹落梧桐。不安分的精灵从一开始就显得迫不及待。还没足月养好,便从襁褓中,破土而出,去彰显生命对于春的执念。
春光在湖面转折,穿过嫩绿的巴掌大桐叶。照在稚嫩的面庞上,以对大千世界的追求为帆,一路成长。湖边辗转,看月夜星光。望着天牛摇着骑士步,与飞蛾聊聊理想。那时,飞蛾还没长大,不懂得放飞梦想。只知用梧桐树枝,翻滚着编织衣裳。
在夏日的斑驳月影中,青蛙与蝉焦急催着少年,跑去那乐声中的青青操场。少年哼着歌,与菇凉一起在成片的梧桐下追逐。并在那个夏天,对着梧桐树影间的篆刻轻声承诺:如果生命,曾有一处远方…
远方,桐叶在木格楞的小窗前稽首……聆听着屋内金盾下的誓言铮铮,又感受着窗前湖山夕照下望过来的缱绻目光。……
漫天黄沙和非典都不躲闪的藏青色肩膀,扛着铺盖,哼着歌转身到了江南的水乡!有一个姑娘,望着远方的水乡倒影,只身走出湖山的护佑。全不顾念,水乡的湖光里,有没有那梧桐树影可以依傍。
数十年,青春的誓言犹在耳边;乌黑的浓密中,警徽却已烙下点点银灰的光。偶尔弯腰,拾起一掌桐叶,“是谁?派你来到我的身边?派你到此来守望这千里之外的故乡?”从陌生茫然到如数家珍,从少年伢到老法师。不知不觉间,梧桐竟也到了这里安住,湖影凌波里,日夜守望着新的远方。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漫长的中年大树,拖着月亮,把那熟悉的壮硕身影拉长。伴随岁月成长的,除了叶脉般般若的皱纹,还有愈发深邃的黑色目光。多少年前曾经听说‘黑夜给了谁黑色的眼睛,谁又伴谁把光明守望’……
当春风又要吹绿江南,正直月华又轮过中秋的夜晚。一掌桐叶不期然间飘落,如同多年前生发时一般悄然。作为一个守望者,回望……远方,那些静静护卫过的对影花黄……偶尔,有几束关切,也正从窗前穿过月光而来。
笑一笑,叶脉下的眼依旧深邃。银白的须发微微颤动,抖落秋风吹来的些微尘土。桐叶落下,秋风也因此停歇。一片叶,在生命的最后,仍想用断离之力,为树下的人儿挡下秋风里的寒与凉。“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
在学习何帆老师的“悼词美德”与“简历美德”之后,日前罗胖再次提到了墓志铭一类的思索。从没想过未来的人,实不知该如何坚持冥想或参悟,才能体味悼词美德。在夜半时刻,鼾声微波里,借一个旧题目,试做一文。《又见桐叶落秋风》以为后效,当查之省之,以求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