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是一个很俗的开头吧。
2019年5月23日-2019年6月24日,就如细沙般从时空中流逝了。但是,流逝的是时间,留下的确是对于自我认知的一次翻盘,是内在知识架构的一次重新搭建。用人生中的一小段时间,重新洗刷自己,重新探索新的可能。
回首30天,在自我认知-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实战演练中度过,30天,真的能做很多的事情。
一、认清自我,方能找准发展方向。
“小冰老师您好,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读书变现类的课程、也是第一次接触您的课程。应该说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我结识到了您和您的课程,对此我充满期待,从报名就一直在期盼。之前在各个平台上,也多多少少有报过一些课程,但是都并没有完整的听完,也没有落实到实处,所以这些课程对我的改变也不是很大。可能是契机到了的原因,可能是前面的零散积累有了变化,所以这次的课程我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完成全部听讲、作业等任务,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参加您的课程最直接原因,就是想让自己的读书“有效用”,不是简单的读过就算了,而是读过就要用起来。让书籍成为自己的“助人工具”,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
我是一名来自内蒙古的幼教工作者,工作已满6年整,马上就要开启“奔四”的人生之旅。喜欢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一起,也喜欢这份职业,但是在工作许久之后却发现这份职业背后还有需要改善和投入的地方,那就是孩子背后的家庭。所以希望能够在这之后的日子里,能够通过书籍、通过知识的输出,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做出自己的一份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美满的童年,让每一个家庭都更加和谐、安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喜欢看书,但一直是零散的阅读,直到2016年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年度书单,真正将阅读放在来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日程上。从高中开始就喜欢励志类、心灵类的书籍,至今也依旧以心灵类的为主,偶尔辅以其他类目的书籍,如:经管类、教育类、生活类等。2016年看书24本,2017年36本,2018年35本,2019年到目前为止读书17本。看过了的书,真的不想只是看看而已,书中的黄金屋真的很想让它更加的有价值。所以您的这门课程,真的是我十分需要的。其余的爱好还有“小语种”、“音乐”,之前刚刚坚持完成一次100天的“水滴阅读”《怦然心动》原著,明天自己在“墨墨单词”的坚持考研单词背诵也将达到100天。偶尔有空还会学习日语,目前仅可以做到简单的会话,希望还能继续提升。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声乐”,所以对于音乐也一直情有独钟。
如果要推荐一本书,我会推荐《人性的优点》,这是一本今年刚看过的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书中将“焦虑”阐述的淋漓尽致,如:焦虑所产生的原因、焦虑所带来的身体变化、缓解焦虑的有效办法等。每一个原则都是可以落地实践的、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执行点的。焦虑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它不像其他问题那么容易被直观的发现,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和日常生活。因此,缓解焦虑真的刻不容缓,这本书一定值得一看。
经常看的公号有:“行动派”、“warfalcon”、“Linkedln”、“心理严选”、“手帐生活启示录”、“零极限生活”。喜欢从这些公号上吸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信息,真的很感谢这些公号。
在这里真的要谢谢您开的课程,让我们这些对知识求知若渴的人们,虽远离一线城市,但还是可以接触到前沿的知识信息,不断在这个知识时代革新自己。小县城的安逸是身体上的,但却不想心灵都安逸到毫无奋斗动力。真心谢谢您的课程。谢谢这一次学习之旅,希望在您的陪伴下“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利用孩子们午休的时间完成了这次“作业”,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和指正。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指教,未来的30天,感谢有您相伴。”
这是写给小冰老师的自我介绍,也是第一次作业。现在回首再看,我从30天中又收获了哪些自我认知呢?
1.在30天的训练营当中,又新增了4本书的阅读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在这4本书中,应用到了“阅读法”中的技巧,也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1)快速阅读法:阅读的方式决定了阅读的速度和效果。从最慢的552字/分到后来的921字/分钟,成绩代表了方法的效用。之后的日子,训练营结束但练习不止。
(2)苹果阅读法:一本书中的苹果,即是一本书自己想要掌握的核心。找到这个核心,书本的内容就从以前的一盘珠子变成了一串项链,不再那么零零散散,拿起来便可以戴上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真正发现自己阅读的短板:找不到重点,找不到核心,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知识点。我明白,这是硬伤。接下来的日子,它将是我自我成长的重点。
(3)费曼读书法:了解了学习硬核知识的方法,练习就靠自己了。
(4)主题阅读法:通过一个主题,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接下来,会通过阅读“阅读类主题”、“时间管理类主题”,提高技能技巧方面的短板。通过阅读“教育类主题”、“心理学类主题”,掌握教育的核心知识。武器傍身,何惧前路。
2.写作要从零开始。
听完小冰老师的课程,才刚刚一只脚踏入了“写作”的大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剩下的就要自己来练习、训练,打好文学功底的同时,每日写好三张卡片。输入与输出并行,方得收获。
这次的课程真的认认真真的完成了全部听讲、作业等任务,确实有实质性的飞越。这是对自我的突破。
二、方法在手,练习跟上,成功就在不远处。
小冰老师的课程从三个大的方面分别由浅入深的阐述了全部精华内容。阅读方法、写作训练以及最终的变现手段。几个阅读训练已经在上面阐述到了,倍速阅读、苹果阅读、主题阅读、费曼阅读法,几种阅读方法都是落地可实践的方法。
在阅读后,输出就很关键了。从创作篇开始,前后输出了几篇书籍推荐、书评、热门书籍预测以及一个主题书单等等。
首先,这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是这一个作业:
预测书名 《美国陷阱》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9-5出版
作者: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阿尔斯通前高管)
品类:经管类
豆瓣评分:8.8分
豆瓣想读人数:3.9K
销售量: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3539人
京东经管类新书榜 第二
内容精髓:
“法国版孟晚舟事件”受害者出狱后亲述,揭秘美国如何通过非经济手段打击商业对手的惊人内幕!
看点摘录:
1. 看美国如何用司法“暗箭”吃掉世界500强
2. 当5G和核能一样重要时,华为如何避免被“围猎”
推荐理由:
时下正是中美贸易战的风口浪尖时期,而华为也无疑成为了风口浪尖的关键企业,在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下,究竟这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美国为何会对中国的企业下此毒手?对比19世纪美国对日本实施的贸易战,令日本因此一蹶不振,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上跌落下来。那么面对此次中美贸易战,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贸易战看似离普通人很远,但实际上也在不可知的地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经济体中的一份子,面对这样“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也应当了解这背后隐藏着的真相,了解经济与政治之间是如何发展出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其次,在创作篇试着写了一两篇的书籍推荐稿和拆书稿,算学习课程之后的首次创造,首次的创作算不上举步维艰,但也是一步一个坎儿,总归是自己的“孩子”,成长之余总结缺点,继续成长:
我的初稿:
《女人30,拥抱更广阔的人生》听书稿
年龄对于女人来说,从来都是一件避讳的事情。没有哪个女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真实年龄,也没有谁愿意接受自己的年龄。但是时间是无情的,该来的总会到来。跨入30岁,你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是要选择止步不前还是选择继续成就自我呢?
在我即将30岁的这个年纪,我选择了这样一本书《女人30,拥抱更广阔的的人生》,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有川真由美,她还写过一本《整理情绪的力量》被大众所熟知。作者做过的工作有:化妆品公司职员、课外辅导班老师、某设施内的引导员、优衣库店长、婚礼策划师、自由摄影师、编辑兼撰稿人、作家。也正是通过这么多的历练和尝试,最终让她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也让她摸索到了一定的人生真谛。我试图从作者的身上学到些什么,更新自己对于30岁的一个全新认知。
你有没有想过30岁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有没有想要在30岁的时候来一次“翻盘行动”?有没有想要在30岁的时候收获更多?
那么,30岁的时候,请你这样度过吧。
“做想做的工作,学想学的技能,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率真的生活。”
如今的社会,男女平等。大部分的女性不会在结婚生子后离开家庭,而是会选择继续留在职场上充实自己的生活。但是,有一大部分的女性确是不会如何更好的利用资源和条件,整日沉浸在工作的琐碎和压力中。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就是这样,每天都在工作但每天都在抱怨;每天都很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每年也还是继续在原地踏步,毫无进步空间。如果你在工作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在作者的观点中,以下几点可能会帮到你:
首先,要在心中有这样一个声音“让别人满意”,而不是让自己满意。工作的价值在于让他人开心、有益于他人。从结果上看,虽然工资、回报和评价都是为我们自己做的,但是如果别人不满意的话,那这样的结果也就很难实现。日本一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他的“六项精进”里也提到:“积善行,思利他”。只有真正对别人好,自己也才会好。在本书中,作者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要“服务他人,服务团队”。从团队的角度来说,作者给出五个方面着手的建议,站在目前所服务的团队的角度思考:1.解决团队的困难2.在团队全力努力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3.做团队以后需要做的事4.做团队中无人在做的事5.拉近团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做到这5点之后,我们努力地成果也就随之而来了。
在工作中积极展示自己,远比消极抱怨强得多。
而“服务精神”:指的是渴望让他人高兴的心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对方的需求是什么,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慢慢的,我们的“眼力见”和“察觉力”在30岁时必然有所提升。
“眼见力”和“洞察力”又要用在哪里呢?用在人际交往上。当我们身处职场的时候,年轻青涩的我们总是带着一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稚气,仿佛什么都不在乎,又仿佛需要他人准确的赏识我们。但是,赏识从哪里来?从我们的铺垫来。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另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的职场人际关系。成熟的女性,想要改善当下环境、想要有所发展的女性都应该敏锐、睿智的去改善自己身边人际的关系。作者在这里给了我们几点小tips:1.擅长说,不如擅长听。以“七分听三分说”为原则,嘴里附和着“然后呢?”、“是这样啊”,等等,把感动传达给对方。在有共同感受的基础上交谈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2.擅长提问。最重要的是对对方感兴趣。3.擅长感谢。不吝啬感谢的词汇,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同样也会对你报以相同的反馈。4.擅长赞美。我们也不要吝啬赞美的词汇。当然,“用心”咱们更重要。比起皮笑肉不笑的赞美,发自内心的“赞美”是可以被他人感受出来的。5.擅长慰劳。慰劳别人的工作,对他人的努力要表示敬意。这5个小tips,需要我们经常“习惯”去使用她。不要觉得它们很难,大胆随意的说出来吧,慢慢的,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了呢。
到30岁时另外一点应该就是“正能量”了。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有所成,在内心里给自己鼓劲、助威。语言,可以创造出语言一样的现实。所以请多使用正能量的语言。
30岁,用我们的话来说叫“三十而立”。“三十而立”,立的是外在状态,更是内在的成熟与稳重。作为女性,30岁承接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也承担着社会工作的一份期盼和重任。想要继续发展,还是止步不前,作者是这样说的:“30岁后有所作为的女性,是能够自己选择人生的人。30岁止步不前的女性,是不得不接受别人选择的人。”30岁开始的旅程,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和别人一起组团旅行的,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独创之旅。”。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道路,这一路上是兴致勃勃还是萎靡不振,都在于自己的抉择。
“摘下心中的枷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女人30,拥抱更广阔的人生》是一本读起来颇为轻松的枕边书,作者的50条法则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翻翻看看,在睡前阅读后给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加上不一样的筹码。就像作者说的:我们要经常“习惯”去使用它。相信能够运用这50条法则的每一位女性,一定可以在即将到来的30岁、哪怕是已经过去的30岁,都有不小的人生收获。
通过写作输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1.写的是听书稿,但是字数还不够。而且总觉得并没有将核心内容写清楚。
2.通过此次写,了解到自己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不够。
3.例子过少。
4.充分认识到写卡片的重要性。
5.阅读的功力还需加强。
第二部分输出方面,自己需要突破的应该就是:“写的不够”,说起写文章还是从上了这个课程班之后开始每天不间断的“敲键盘”。之前真的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属于小白行列。所以,现在需要下功夫的,就是每天每天去写(回归第一条)。
之后自己的写作,可以先来套用小冰老师讲的模板,比如:“写作轮盘”里的这六个方面:明确目标、站在读者角度思考、运用头脑风暴锁定要表达的内容、组织文章谋篇布局、写初稿、修改。可以利用这六点,来进行初步的自由创作。小冰老师在这里还讲到了一个“最基本的写作范例”:开头如何写,结尾如何写。这个更是可以称得上“小白流程”的写作模板。初期我觉得如果真的不是很能把握“写作轮盘”,那就先拿这个写作模板来慢慢试手吧。试着试着,也许创作的感觉就来了呢?
至于个人风格,也真的只有写着写着、输出久了,这个风格自然而然就凸显出来了。(我是这么认为的)。最起码,先有写。
三、找准个人风格,合理定位产品
做产品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各位学哥学姐们的课程体系安排,从内容上的设置到每一部分的精准分类,值得我去细细研究,甚至说是很好的模版。
从前期准备到筹划,从产品定位到最终上架,这是一系列的过程,缺少了哪一个过程这个最终呈现的产品可能都会有一些瑕疵。课程的讲解,也真正让我体会到了要上架一门课程所需要什么筹备的、知识体系应该构建到的究竟都有一些什么。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谢谢学哥学姐们的分享。
当下,还是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所以,还是先从打基础开始。虽然也很想像学哥学姐们能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但是真的这个事情真的急不得。还是不急不躁,踏实打好地基最关键。
很俗的开头,配上一个很俗但很真诚的结尾吧。
谢谢这门课程,谢谢小冰老师的解囊送出,谢谢班班们的耐心陪伴,谢谢各位优秀的小伙伴30天的陪伴。真心感谢这次缘分。
最后,希望在以后每一个三十天,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自己,都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