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資訊發達,在Facebook或Line上面,只要有人特別分享一些偏鄉的慘況,以及需要的物資,大家基於善心,都會勇於樂捐各種物資或現金,並且再度轉貼分享出去,吸引更多善心人士的捐助。
前陣子,有位朋友去某個偏遠山區拜訪傳說中需要支援的學校,從山下坐車到山上,蜿蜒的山路開了兩個小時的車,終於到了。剛到學校的時候,就看到小朋友們彬彬有禮,「叔叔阿姨好~」,彷彿已經是本能立即的反應,是訓練過的?
在訪談的過程中,學校的老師感覺好像常常接受外人來拜訪,訪客的問題反應也是像本能一樣的自然,好像這些問題已經回答了好幾百遍,他們待客的態度好像已經有一個標準化的流程,是不是天天都有人來訪啊?
因為交通不便的關係,學校的老師住在看起來還不錯的宿舍裡面,每天的伙食都有中央廚房提供,看起來相當不錯,學生們常常有點心吃,有時吃炸雞排,有時吃甜甜圈,這些都是由一些善心的單位所捐助的,學生們也收到溜冰鞋、烏克麗麗等各式各樣才藝相關的東西,學生們過得非常快樂,無憂無慮地從小學念到國中畢業。
學生們的家長,有的是在外地工作,有的則是待在家裡沒有工作,偶爾打打零工,這些家長們都是好手好腳,令我非常驚訝,他們不是沒有謀生能力的,但就是待在家裡無所事事。
http://jiaren.org/2012/08/20/mang/經過一番調查,發現這些學生,升學到高中或高職以後,才猛然發覺和平地學校升上來的高中同學比起來,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力,他們沒有想到課業壓力是如此的大,他們通常都唸的很辛苦,甚至唸個一年就休學了。
這樣的情況讓我實在是太驚訝了,我們捐助那麼多物資給這些偏鄉的學校,我們得到的結果是,學生到了高中以後,沒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繼續升學。我們在偏鄉的教育是不是太容易了?是不是沒有給學生壓力,或是教學的內容太簡單,學生無憂無慮地學習各項才藝,快樂的生活,是不是有點太安逸了?
一旦這些他們升到高中以後,他們才發現小時候學校老師教的那些太簡單了,他們是否會覺得老師根本在騙他們,他們以為這個世界就是那麼的簡單,那麼的無憂無慮,一輩子就是這麼幸福的活下去,誰知道到了高中以後,進入城巿讀書,才發現這個世界的現實狀況,為什麼以前老師都沒有告訴他們?
我們給這些偏鄉的學生們是毒藥還是解藥呢?我們捐助他們的方式是不是有問題呢?我們的做法有沒有達到他們所想要的呢?我以為我們捐助的學校是那種連基礎建設都沒有的,例如課桌椅,或是教室還沒蓋好,或是連營養午餐都沒有的對象。到後來我們才發現真正這種情況的學校已經不多了,學校裡的老師吃好住好,他們反而過得比平地學校的教師輕鬆多了,因為學生少,好管理,又有漂亮的宿舍和中央廚房提供飲食,他們也樂於在這深山裡繼續做他們的教職。
https://s-media-cache-ak0.pinimg.com/736x/ea/9b/82/ea9b822115026c906eebb6e5db565a28.jpg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們捐助的方式是不是要調整?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要幫助這些學生未來可以在就業市場上面與別人競爭,我們應該教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等,也許可以教他們兒童版的專案管理、時間管理或是理財觀念,讓他們碰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在沒有父母或師長幫忙的情況下,獨立的去克服、去解決,而不是用一種接近寵愛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之前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提到猶太人的父母怎麼教育小孩,他們的教育本質是「交換」,他們告訴小孩「你必須做家事才會有晚餐吃」、「你必須去田裡工作才會有零用錢」,小孩子所有的食衣住行,在他們懂事後都靠自己努力做事去換回來的,讓小孩子有這樣子的觀念,他們就會知道,這些東西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反過來看這些在偏鄉深山裡的孩子們,三不五時收到大家的捐助,他們習以為常,他們以為這些東西永遠都會有人送給他們,他們無憂無慮,結果一到高中才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他們想的那樣,他們一定覺得以前的老師騙了他們。
http://static01.hket.com/res/v3/image/content/115000/119168/HKET20130722OP01AP.jpg回過頭來讓我覺得,我們這些住在城市裡的小孩,雖然從小就被父母逼著考試要考100分,讀書要讀到前10名或前3名,接受學校的填鴨式教育。但再怎麼樣都比這些深山的小孩子還有競爭力,畢竟我們是從小跟同學一路PK到考上大學,大學PK完繼續PK工作,而這些深山的孩子們,卻失去競爭力,到底誰要為這些孩子們負責?
我們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我們的做法,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幫到這些孩子們,是否需要做適當的調整,把資源送給真正需要的單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