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的事情早已经板上钉钉了。
以下这篇文章是从一个心理学从业者,在郑爽一系列事件中,让我触目惊心的是“像郑爽一样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我想还是写一下,让其他父母和子女能避开这种悲剧。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郑爽的养成,她的父母难辞其咎。在腾讯谷雨名为《郑爽与母亲漫长的战争》的报道中,记录了母亲刘艳产品经理式育儿悲剧。她的母亲因为自己年轻时无法成为演员的缺憾和了无生机的家庭主妇生活,让女儿成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替身。这位妈妈甚至说,她想和女儿交换人生,哪怕一天也好。
图片从郑爽一岁半开始,她的妈妈就为她定下了未来的人生规划。(企业里的产品经理一般做5年规划10年规划。郑爽妈妈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做的是20年30年规划。)
到了牙牙学语的年纪,郑爽被要求反复演练母亲设计的对白,让“演员梦”深深地植入自己的头脑。
大壳,将来长大了当什么?”
“当演员。”
“考哪儿?”
“考北电。“
“在哪儿上学?
“在北京。”
母亲为少女郑爽安排了一切,在哪里上学,学什么,休息几分钟......都一一实现了。
母亲这个产品经理几乎是满分。
后来,郑爽和张翰交往时,想要结婚。
母亲气炸了,指责女儿践踏她这么多年的心血。“就好像多年精心培育的铁树开花了,现在别人要一脚踩下去,特别受不了”****。郑母在采访中说女儿郑爽“没有自我意识”。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评价很对。
因为郑爽的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母亲的评价上,她感觉父母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自己就是个垃圾。
因为郑母对女儿人生的专制控制,让郑爽没有空间发展自我意识。只剩下单薄、脆弱的身体和灵魂,成为实现母亲人生理想和家庭赚钱工具。
我曾经写过他掐死了女儿:敲给产品经理式父母的警钟,说产品经理式的父母心中一直有个成功的标准和框架,最大的梦想是在孩子这个“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郑爽的母亲就是把女儿当作自己自己精心培育的摇钱树产品,在报道里看不到她有考虑过女儿过想法和幸福。 图片在郑爽社死后,我一直在想郑爽的妈妈此时做何感想? 因为这一定不是她为女儿规划的“宏图大业”。
“原生家庭“的锅要背一辈子吗?
在郑爽和她母亲的文章转发链上,很多人都说:太可怕了,我看见了我妈,或者我看见了我爹。
有一句话是,”幸福的人能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模式和早期依恋关系在心理学领域和大众文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孩子非常弱小,他们需要安全和依恋 ,让自己觉得是值得被爱的,也可以信任别人。这样,长大后,他们既能保护自己的需要,也尊重别人的需要。如果在原生家庭关系中受到伤害,会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缺乏同理心,也难以理解别人的需要。觉得自己小时候受到的对待就是关系中真实的模样。
比如说郑爽“疯”的发作和原生家庭模式有关。她在出席活动时或者任性而为,或者全程黑脸,整容,减肥,和旧爱新欢的各种撕逼,在直播带货现场的崩溃,她在失控的边缘游走。
她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和他人相处。郑爽和张翰恋爱时,要完全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和张恒恋爱,就“借钱”20002万给他开公司,是讨好的姿态。
不能不说这里面有她妈妈和她互动方式的影子:在《郑爽与母亲漫长的战争》的报道中写到:“郑爽对父母彻底失望,放弃了和父母的交流,她感觉父母:对自己不满意,我就是个垃圾。”在和原生家庭的阴影下,郑爽也做了几次抗争: 例子1,她和父母一直在吵架。母亲反对她吃零食,郑爽就买偏零食吃,还说,我买的,怎么了?
例子2,郑爽非常投入到几段感情中,想结婚,大概也是一种在寻找出路。 图片但面对郑爽的感情需要,她的妈妈用一个产品经理捶打产品的方式打击她的自尊和安全感: 过几年就变成了黄脸婆,别人不要你了,怎么办?
郑爽也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所以她在节目中告诉父母,我仍然责怪你们。
图片她直接向母亲要一个道歉:你不觉得你欠我一个道歉吗?
她母亲起初想不通自己为何要道歉,据说在接受了几次心理咨询后,给女儿编辑了一条特别长的微信,就长期以来对郑爽的不倾听和不信任道歉。
“郑爽收到后特别感动,母女俩又开始见面,如童年一样睡在一张床上。”
我怀疑,以她妈妈的经历、价值观和爱人的能力,这个迟到的道歉到底对郑爽的人生有多大的帮助。母女俩会讨论什么是父母之爱吗?母亲会重新审视自己心疼女儿的方式是否正确吗?
我相信郑爽在收到妈妈道歉的那时那刻是放下了一些缓解。但是她已经不知道怎么去爱。
郑爽的代孕弃养,也是以一个产品经理方式的对待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陷入她妈妈的产品设计思维里无法自拔。
让自己的成长成为治愈的过程我觉得郑爽的养成中
**原生家庭扮演着一个培育和推波助澜的角色,但并不能让所有的锅都让原生家庭背上。
**因为郑爽今年28岁了。
**我们作为成年人,当意识到伤害后,自己也还有很多可以把握的机会和空间去改变。一味地向原生家庭要道歉,讨债,可能是最难和最无效的方法。
**那要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伤害呢?
首先:要离开和放下,不要执着于父母的道歉。
郑爽一直为父母不能向自己道歉而痛苦。
在我的工作里,我也见到一些年轻人因为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后特别痛苦。
他们一直企图和父母沟通,希望父母能理解和支持,并能为过去道歉。然而他们父母的封闭在过去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最终也成为不了年轻人心中的理想父母。双方就僵持在那里,无法向前。其实,让父母道歉,并不会彻底拯救你。
因为即使道歉了,伤害已成,也不能改变太多。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放下吧!与其要父母认错,让父母变成你心中的理想父母,来抚慰心中受伤的小孩。不如,和他们分离。让自己或者发展其他亲密关系来养育自己这个内心受伤的小孩。
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吃了很多苦,他一直埋怨父亲不会照顾家人,连累母亲过度劳累生病去世。他说父亲连苹果都不会削。我说,也许他没有吃过削皮的苹果吧?朋友说,是的。他的父亲是孤儿,过继到别人家,寄人篱下。我们一起分析最后结论是他父亲从小就没有被人照顾和爱护,所以,他也不知道如何照顾和爱护别人。
在理解了父亲的成长背景后,我的朋友最后谅解了他的父亲。
这个谅解,就是一种放下。是一个成年人对另一个成年人的理解,并不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安全依恋。
这个谅解很重要。我的朋友放下了对父亲的怨念。他不再生活在过去,他现在有自己伴侣和家庭,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属于他们的爱和信任。
其次:正视伤害。
放下,并不是说假装看不见原生家庭和父母对你的影响。
对原生家庭模式的探讨,帮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模式觉察。尤其是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这一点极为重要。
例如我遇到过一位女士F,家里或单位的人只要说话声音高一点,或者有不同意见,她就立马控制不住地失去理智地浑身发抖,或者歇斯底里发作。在做过几次教练后,她意识到:她小时候,父亲非常暴烈,家里的孩子有一点不顺从,就先是脸色一沉,接下俩就是棍棒有加。所以,她一看见别人一点生气,就吓得不得了,或者就自己先哭闹起来。
知道这个原因后,咨询师帮助她认识到这不是她的错,同时,她的先生或者工作中的其他人不是她的父亲,不应该承担她对父亲的移情。渐渐地,她学习到,每当要发作时候,她就做深呼吸。她知道自己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和反应。 图片在呵护自己心中受伤小孩的过程中,有的人变成了光源,勇敢地照亮别人。
F女士说,小时候,妈妈总是用贬低她来讨好亲戚。她那时觉得很压抑,但是不敢说。在她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来源后,她不仅自己变得勇敢,而且她会告诉自己的女儿,如果有什么你不喜欢的,你就要勇敢说出来。她甚至对女儿说,如果我着急吼你了,你就假装手中有个魔法棒,然后一挥,说,妈妈,停!你不可以这样对我!
图片在郑爽的案例中,我们看到错误自私的产品经理式育儿是如何养歪了一个生命,还连带着伤害了其他两个无辜的小生命。
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到:原生家庭是很重要,但原生家庭创伤并不是无法愈合。愈合的能力在我们自己手里。曾经站在阴影中的人,更有寻找阳光的渴望和捕捉微光的能力。
如果你也有原生家庭的创伤,得到道歉,让你释然,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不要让你曾经的苦难成为绊脚石,至少你可以离开这个怪圈远一点,去构建自己的亲密关系。
不想让原生家庭伤害代代相传,也请你阅读有时,孩子会替父母生病... 思考你和孩子的关系是什么?你想做个怎样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