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礼乐之邦邦交天下——这是一张会发光的中国“名片”!

礼乐之邦邦交天下——这是一张会发光的中国“名片”!

作者: 澜沧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11:42 被阅读0次

中国本位文化不是宗教文化,没有彼岸世界,中国人真真实实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

我们脚下的土地,从数千年前起就是那样厚实、辽阔,这种无限舒展的自然姿态,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敦厚、包容的性格。于是,从历史尘烟深处,走出了一个翩翩儒雅的中国人!

礼乐文化的施教,让中国人有一种家天下、爱天下的情怀。这是辨识同胞、接待来客的一张中国“名片”。为了展示好这张中国人自己的名片,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凝结成这本叫《礼乐中国》的书籍。

《礼乐中国》澄心文化出品,是江苏文艺出版社2022年的新作。它不仿同类历史书籍诙谐调侃的语调,坚持用冷静客观的语气陈述事实;它不学专业著作一板一眼讲道理的风格,明确把古今现实的对照联结起来。

这是一本有态度、有个性,兼具了学术气韵与普及灵魂的作品。它为我们缓缓打开一扇通往礼乐中国的大门......

一、敬礼净仪·穿石有印

《礼记·冠义》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初生的人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有的只是自然赋予的属性,要在往后的生活中活出人的姿态,与禽兽有所区别,就需用礼义指导生活。

在阅读这本《礼乐中国》时,有一幅插图让我记忆犹新。

黑白色模糊相片里,一个西装革履、头戴圆顶绅士帽的老先生,对着面前一位身高仅过其膝的小儿深深弯下了腰,双手呈作揖状。再看那身着迷你版唐装的小儿,双手亦很恭谦地交叉握放在身前,向着老先生的方向作拜。

这感人至深的一幕,发生在杭州广济医院,时任医院院长的梅藤更先生在巡房时与一位三岁小病人互致问候。

老先生的涵养可见是自幼养成的,在遇到比自己体量及年龄都很悬殊的幼儿时,这份得体的礼仪仍能毫不犹豫地自然表露。而这份自然,经由一来一往的问候,也将深刻在幼儿的心底。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百”。自幼教给孩子关于礼仪的深刻含义,使其践行于生活,那孩子长大了,也将成为一个行为举止得体合礼的人。

中国文化里有“以先觉觉后觉”的思想,指的是先行觉悟的人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方式,给后知后觉的人带去影响,成为其效仿的对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儒学盛行时期,举国上下学礼习仪的风气就形成了。

而这股礼仪之风,一吹便是数千年。至今,虽不见了诸多繁文缛节,但北京冬奥会上,留给外国友人深刻印象的中国人的笑脸,正是中华文化承袭了数千年的待客礼仪。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没有忘记祖先刻印在骨血里的礼义之道。

二、德音雅乐·润物无声

彭林教授在书里讲过一个例子:

在德国一个小镇街头的汽车站,等车的人经常出现争吵的现象,屡劝不止。有人提议,就在汽车站安装一个喇叭,为等车的乘客播放古典音乐。这一提议被采纳之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等车的人大多随着乐声哼唱起来,心境变得平和,争吵也越来越少。

《孝经》有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说的正是上述例子所展现的道理:让老百姓都听好音乐,社会风气也就得到了改善。

古时为政者,不仅仅是把音乐与社会风气的培养放在一起,更是把音乐与政治、为政得失联系在一起。《吕氏春秋·适音》说:“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

从国内流行的音乐风格好坏,便能推出其民风何如,进而对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有个大概猜测。曾经的夏商两朝,都在亡国之君时期追求“侈乐大鼓”,这种“以巨为美”的奢靡作派,奏响了亡国之音的前奏。

正因为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以乐正政的做法,中华民族才得以不断修正历史的弯路。放眼世界,以音乐联系一个国家政务的思想是绝无仅有的,只有中国做到了。

以乐治国,这是古人的智慧。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乐的作用就更丰富了。

“乐”可以变化气质、涵养德性,让我们成为一个和谐、有品位的人。而传统音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

中国的传统乐器由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材料制成,能够合奏出和谐的乐音。同一种乐器间,不同规格所引发的乐音相配合,使得曲调的演奏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各种特长不同、思维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不放任各自的不同随意发挥的前提下,找到可以相结合的点,形成共性,这个世界才有了“和而不同”的美好。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没有忘记祖先流传给后世的雅乐之音。

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在中国文化中,乐是解决人的内心和谐问题,而礼是解决人的外在行为规范。”故《礼记》中《乐记》一篇写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和“乐”的真谛都能获得的人,便是有道德的人。

那怎样才能做到礼乐皆得呢?

你会发现,不管是我所引用的内容里,或是彭林教授参考的典目中,《礼记》都是出现次数频繁的一本古书。

彭林教授说:“《礼记》记载了很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

通过《礼记》,我们可以学会中正为人之道、审视义理、保有职业道德、常怀仁爱之心、以平直之心待人等。

而乐的培养,则要从“何为乐”开始说起。儒家所说的音乐,是分声、音、乐三层境界的。只是有感而发,随意哼唱出的叫“声”,将单个声变换成不同曲调的叫“音”,当一种音能够实现道德教化的功用,才能被称之为“乐”。

“音乐对人的影响很大,一个人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他的气质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只有常常欣赏思想上健康纯正,风格上舒缓典雅的音乐,人才能获得身心的和谐。所有人都处在身心和谐的状态,才能形成一个安定的社会。

结语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仍有部分人觉得,传承一种历经数千年的文化是老掉牙的做法。

在写这篇文的过程中,我想起了十多年前听的一首歌,歌里有这样几句——

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这首《礼仪之邦》正是用了乐的方式,把奠定中华民族数千年自信底气的礼仪精髓表现出来。

我们传承中国礼乐,为的是让仁爱遍洒人间,为的是让德行声名远播。我们从祖祖辈辈手中接过的江山大地是财富,我们从他们骨血中传承的礼乐,更是“吐纳着千年壮阔”的中华民族不可丢失的珍宝。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尽管历经艰难险阻,但继续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走和平发展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典范意义。

中国人,他站在一片河山的中央,展臂开怀,以拥抱的姿势定格在时空之中。没有张扬的火把,无需震地的马车。有礼,便有对天地万物的敬意;有乐,便有对八方来客的送迎。

相关文章

  • 礼乐之邦邦交天下——这是一张会发光的中国“名片”!

    中国本位文化不是宗教文化,没有彼岸世界,中国人真真实实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 我们脚下的土地,从数千年前起就是那样厚...

  • 如何学会鬼谷子的说话艺术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因为这是人际交往中,大家最看重的一张名片。有了这张名片,你在这个十分注重人脉的...

  • 名人故事:张艺谋小时候的故事

    1999年的春夏之交,我找到了张艺谋妈妈家。张妈妈沏好了茶,递给我一张名片。名片正面印着: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

  • 增产2倍多!中国水稻谱写非洲传奇

    中国杂交水稻已经占据世界粮食作物生产领域的C位,这是全球公认的事实,现在杂交水稻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并...

  • 让学生爱上练字的七个方法

    我是中国人,写好中国字! 一笔好字如同人的脸面,好笔一张名片。 一笔好字在考试中有优势,特别是作文,工整的书写会增...

  • 文化,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最近因为备课,又因去了几家博物馆,看了好几集《国家宝藏》,便一口气看完了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

  • 导游

    早有苏州园林甲天下之说,这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我可以说园林就在我的家门口,但想想,又有一二十年没去了,自从取消了市民...

  • 名片的故事

    今天突然收到一条微信,打开图片,是一张名片,很熟悉很亲切,这是我开始工作的第一张名片,记得很清楚,9年前,拿到一叠...

  • 写给你

    对了,我在去你办公室的时候偷偷拿了一张名片夹在了书里。 现在名片成了我的书签,我每次看见名片上你的名字会若无其事的...

  • 赶路中

    先来张照片吧 高铁,它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全世界高铁里程排名第一的就是中国,并且复兴号列车具有中国自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礼乐之邦邦交天下——这是一张会发光的中国“名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jr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