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过往经验为我们创造更大价值?
库伯学习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型:![](https://img.haomeiwen.com/i1208850/2e1b94dc26a50e02.png)
这是一个四步闭环:
它始于具体的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对这个经验进行观察和反思(reflective observation),、将其归纳、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最后,进行主动实验求证(active experimentation)。
1
某次我在家里做正念,给外在、内在发生的一切默默命名,比如,听到风声,就命名为“声音”。
我听到妈妈咳嗽了一下,她接着啧了一声说“它总要这样搞”——妈妈肺不好,时不时咳嗽,让她无法安睡。
起初,我将其命名为“妈妈的抱怨”。在我看来,妈妈的语气颇不耐烦,听起来颇不喜这个咳嗽,所以,是“抱怨”。
转念一想,“抱怨”够客观么?正念要求客观的态度。我重新命名它为“妈妈对身体的反馈”。
“抱怨”与“反馈”,表面看只是两个词的不同,但改了命名,我的态度立即不一样了。我不喜欢人抱怨,别人抱怨了,我会在心里抱怨这个人,比如,我会抱怨妈妈不接受肺不好的现实,无法与病魔和平共处。而妈妈对自己身体的反馈,我可以客观地看待。
一下子,我的心情平静了,平静如水。
2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命名从消极(“抱怨”)改成中立(“TA对世界的反馈”),这个命名的改变带来我态度的改变——从抱怨到宁静。
3
以后遇到别人有情绪、比如抱怨时,我都可以“TA对世界的反馈”来命名以获得内心宁静。
4
某个早上,我一个亲戚看我妈妈,她不停抱怨家里的老人。我将她的抱怨命名为”表嫂对家中老人状态的反馈”。有了这个命名,内在很平静,静静听亲戚发泄,没有引起我的任何负面情绪。
以上的1、2、3、4对应的就是库伯学习圈的四步:具体的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对这个经验进行观察和反思(reflective observation),、将其抽象化、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主动实验求证(active experimentation)。
这样一来,我的一次成功经验,就变成了应对抱怨的有用工具,可以一用再用,为我的生活带来便利,提升我的幸福值。
你也可以试试哟,从过往经验中学习,榨取它的最大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