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和欲望,就像国王与乞丐,人的需求本该如乞丐一般有衣遮体,有食果腹而已,而现实中人的欲望却是想要如国王那般去拥有锦衣玉食的生活。
人的悲哀之处在于总是错把欲望当需求,欲望和需求傻傻分不清楚,以至于欲望得不到满足之时,便心生得失,有得失心便有喜怒悲忧恐惧而心不得安宁。
欲望从来不是应该的,而是本该有的需求之上多出来的部分,这是人的本性。
那么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要“反人性”(格物致知)呢?
老子的“为而不争”,孔子的“克己复礼”,佛家“明心见性”。
《老子》曰:“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中医的治则与道家的思想也是一以贯之的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
人道是一种自生自灭的自我毁灭模式,天道则是生生不息的繁衍可持续模式。而顺应天道则是作为人这个肉体凡胎,在有限的生命和智慧条件下,站在天道这个巨人肩膀上,实现人的生命与智慧的最大化。
也就是认识人道,减少私欲,顺应天道,生命的长度,《内经》中的“寿辟天地”也就是长寿;生命的厚度,得到来自天地的智慧,恢复自己的觉、知,从而获得慧,甚至可能近道的悟。
做人做事上符合这个天道,认清这个人道,那么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无往不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