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让文章有“呼吸感”

如何让文章有“呼吸感”

作者: 一只小小夭 | 来源:发表于2022-09-30 03:00 被阅读0次

前两天加贝跟我讨论一个话题:素材很多的文章,怎样处理才能不像论文一样枯燥堆砌?很多文章素材丰富,但通篇读下来,会感觉累——密密匝匝的信息扑面而来,让人疲惫。此为,没有“呼吸感”。怎样设计文章,才能让它驰张有度呢?跟加贝讨论时想到的不太全,现在梳理成这篇小文,说一说我对“呼吸感”的思考与实践。

首先,大结构上有详有略,造成视觉上的“呼吸感”。此有两层意思,一是内容上,二是段落上。大块内容上,比如我的《李白的酒量》,主体部分有两块:用三个段落共569字写“李白喝的酒度数低”,用一个段落275字写“李白喝酒的量很小”,两块的篇幅明显不同。假如第一块写三段,第二块再来三段,恐怕小伙伴读到后面就烦了,就你懂得多就你有道理,一堆例子看得累死。

段落上就更好理解了,如果每段篇幅均等,整体看下来像个柱子,粗粗壮壮的。段落有长有短,通篇看起来就像个玲珑有致的姑娘,曼妙很多。比如雪小禅的散文《理想生活》,段落之间长短区分非常明显,观感很棒:

有趣,把生活过得风趣幽默,把所有风霜雨雪变成心里的彩虹,含笑唱江湖,陶然自得,用有趣的方式过一生。

有情有知己,赏心三两枝。不滥交朋友,就那么几个掏心掏肺的人。你说明月,他说前身;你说挑灯,他说看雪。有琴棋书画诗酒花,可对弈、唱戏、画画、写诗、看花、焚香、品茗、听雨、赏雪、观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存几十年的老茶与老友一起品尝,他吹箫我唱戏,二人鬓已生白发,一笑还是狡黠少年样。他提笔写禅园听雪,我在旁捧茶看画。

有远行,一年要数次远行。只要能走,就一直在路上。看山川河流,看草木情深。去每个城市的街边、小巷中逛地摊、吃小吃,到八十岁依然环球旅行。不惧怕衰老,永远怀着远行的心。

有少年心,接受新事物,有很多小伙伴,也白日放歌,也通宵达旦。有一种必须忘记的东西,叫年龄。

我比较在意段落篇幅的参差感,写好之后发现各段字数差不多时,会刻意增减着修改,给它做出差别。

再说段落内部,句与句之间怎么设计“呼吸感”。首先是对素材的处理,有详有略地使用。比如我的《枯荷秋韵》,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枯荷之美,在于它散发的秋日馨香。荷叶枯黄,那股清香正是美食的绝佳佐料。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芙蕖》一文中,细说了枯荷妙用:“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采摘了枯荷,或包裹食物,或烹茶煮汤,平添了许多清香幽远。观一会儿“西风摆老荷”,闻一闻“老荷秋气覆”,品一口“蟹上枯荷叶”,秋日美味皆赋予枯荷了。我最是贪恋那口清雅,每每遇到黄绿老荷包裹的糕点饭团,一定要品食尽兴了才会挪步。

上段里,加粗部分是第一个素材,细细地写了;接下来那句是第二、第三、第四个素材,放在一句话里紧锣密鼓地走过。好比戏台上的表演,一个大青衣咿咿呀呀百转千回唱了好一段,接下来几个武生来个快节奏的,翻着跟头接连亮相。这样整段下来,不至于太闷,也不至于太闹,就很舒服。

段落内部的素材之间,还有一个处理方式,就是加入“我”的话。一段里有两三个素材,可以选一个素材用自己的话进行评价,打破信息密度;还可以对难以理解的古文用白话翻译一下,语气尽量活泼。后者很好说,前者举例:我的《古人夏天穿什么》这一段,加粗的这句是我处心积虑加上的:

古人在夏天穿的鞋子,也是多种多样。先秦时期就已经有草鞋,穿着十分凉爽,《诗经·魏风》里出现的“葛屡”就是这种鞋子。后来出现的木屐更适合夏天穿,它是在木质鞋底上打孔,然后用绳索编结而成。李白的诗作《浣纱石上女》,就描写了一位少女穿木屐的情景:“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看这少女旁若无人的样子,可见夏日里赤脚穿木屐是极常见的。除此之外,古人还穿一种“靸鞋”,就是将鞋帮踩到脚底下。明朝时有了“拖屐”,夏天居家穿之,跟现在的拖鞋几乎是同样的款式。

最后要说的是句子内部。有两个极端都会造成句子读起来压抑——大长句子,和结构重复的短句子。比如下面两段:(在小伙伴的段落上改动了,希望你们不要认出来哈哈哈~)

大长句子: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讲述的是一位江南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敏感而又孤独,仿佛在雨里愤怒地呼喊,却又千方百计试图理解自己不正常的童年生活。

词语堆叠的短句子:  草圣张旭不修小节,胸襟豁达,常在大醉后呼喊奔突,提笔疾书,一挥而就。《古诗四帖》是其巅峰之作,落笔千钧,变化莫测,缥缈纵逸。通篇布局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时而低昂迥翔,翻转奔逐,又如龙蝌腾霄,万马奔鸣。

第一种的长句子,一口气读下去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仿佛作者跟读者有仇,要憋死对方。如果小伙伴有这种情况,要刻意改变一下,多加句号做断句,并且要保证句子通畅。第二种,虽然半句都短,但是每个半句都是四字四字地出现,本来是展示文采,但堆在一起读着很累。好比一段音乐,同样的一个音调在一分钟里重复了一百次,再美的调子也听得腻烦了。修改这种句子,要注意长短句交替出现,比如书法段落的第一句,修改成这样是不是句式上有起伏了:草圣张旭不拘小节,常常在大醉之后呼喊着奔走,提笔一挥而就。

以上就是我对“呼吸感”的一点理解,希望对同样困惑的伙伴有用。另,文中多处使用了自己的文章做范例,并不是我厚脸皮地自认为写得好,而是,自己的例子找起来方便,还不侵权~~

假期快乐~


相关文章

  • 如何让文章有“呼吸感”

    前两天加贝跟我讨论一个话题:素材很多的文章,怎样处理才能不像论文一样枯燥堆砌?很多文章素材丰富,但通篇读下来,会感...

  • 如何让文章有文采?

    文章就像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美好的外表,是很难有让人有深入交往的可能。 在我认为,文采就是那件美丽的外衣。 01文采...

  • 听后感悟

    今天听完学习写作的第20.21.22节课,学习了如何让文章显得更饱满生动,通过增加文章的画面感,让文章变得...

  • 如何创作有价值感的文章,让读者有获得感?

    写作和做产品一样,很容易自嗨,自认为写得很有深度,但阅读量寥寥,说明读者不买账。 所以,写作一定要有产品思维,把读...

  • 如何让付费文章有读者

    开通了付费文章的作者一定都是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赚钱,那么请不要忘了以下几点: 1、最重要的是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 三十一、如何让文章论证精彩,充满愉悦感?

    三十一、如何让文章论证精彩,充满愉悦感? 一篇文章让读者产生愉悦感,无外乎三个方面:对、精、绝。 对,读者对你的观...

  • 如何让你文章拥有 画面感?

    如何让你文章拥有画面感? 先看一幅图: 有画面感就是,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我读汪曾祺的葡萄

    今天在简书里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如何让一篇文章有画面感?好吧,多少有点标题党,好奇心的驱使点了进去。 文章提到;...

  • 如何让文章更有立体感?

    在这个高速发展,快速进步的时代,各种各样信息占满了我们的视野,如何让我们的文章能够吸引眼球,立体感更强呢? 首先是...

  • 如何让读者记得你?

    《高效写作》 汤小小 摘录: 可读性:让读者牢牢记住文章背后的你 画面感: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呼吸,那么怎样才能写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让文章有“呼吸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rl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