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慢慢无疾而终。当然也有持续下去的情况,但与其说这是由于另外一方珍视友谊,还不如说这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实现"公平"。
2、母亲教我"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3、写字的快乐并非来自表达,而是来自这些文字所带来的改变——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自己,无论是对周遭还是对内心,都是如此。
4、我个人认为,在分享知识的时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正确的;而在日常交流中,这个原则的适用性非常差。
5、"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早着呢,时间没那么紧张”,这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事拖拉。他们并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所限制,以为他们在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时间。 而两种普遍的曲解中,人们对时间的曲解程度又远远高于对金钱的曲解程度。
7、两种办法很简单却又非常有效。 第一种办法是当你面临尴尬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拿出纸笔来,把你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本子里。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提醒你,这是你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如果你不用纸笔记下来,那你就肯定会忘的。然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这个本子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你很有成就感的,因为你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已经有进步了。
8、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之后,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
9、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10、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11、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过——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12、如果不开始行动,就根本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