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大争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似乎有了定论,因为你看三字经里面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为啥这样写呢,因为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写书的目的是导人向善,为啥要导人向善,因为有个不善的前提在。有人说这话题和焦虑有关系,别急还真有关系,关系非常大,后面你会慢慢理解到,现在估计全球有70亿人口,如果简单把人之初,以一个善恶来区分,本身就是不科学,不客观,应该说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占极少数,剩下的是中间部分,有善有恶,善多恶少,恶多善小,应该大体符合泊松分布。我的论点也很清楚了,简单的善恶肯定是不对的,因人而异,但我觉得总体分布上倾向于恶的一边,也就是恶多善少的人多一些,善多恶少的少一些,所以才要导人向善,先按个帽子,你本善良,就不要为非作歹了,坦白从宽抗拒重严。善与恶本身就是灰色,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这就是古人为啥提倡中庸之道,不着两边,但还是那句话,要区别对待,不要以平均代替个体,也不要以偏概全,所以呢总体说是灰色的居多,这个问题看清楚了,你再与人相处,你的认知就更加全面了,不再主观和绝对了,会更加的客观了。你不再认为他就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而是有好有坏,先前对你好对你坏你也不要过分惊讶,先前对你不好慢慢对你好了,你更不要惊慌失措,人之初善恶都是难辨的,何况人会一直成长变化呢。你细琢磨,焦虑是个什么东西,绝对不是一种因素造就的,而最终都与认知相关,只有改变了认知,焦虑可能也就化解与无形了,因为我们与世界靠的是眼耳鼻舌身,靠的是思想。所以我们需要一点一点揭开社会的真面目,改变认知就会改变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