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饮料结果发现口味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新衣服买回来就不想要了,别人学什么自己也跟着学,结果发现没兴趣.....
这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怎么做决定,才能更接近于自己想要的那个呢?
虽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才可以,但是可以通过了解自己,避免大部分失误。这个过程就叫做“自我监控”。
心理学家们将观察自身的行为并借此调整自身行动的过程称之为自我监控。就是去更好地了解自己。
善于自我监控的人,在与人相处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善于将自己地意识部分抽离出来,用旁观者的角度来批判性评价。
比如:
“这个事情做得不好”
“这个方法用得不错,下次可以继续尝试”
发现好的会继续保持,发现不好的就及时调整。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对自己了解地越来越多,在做决定的时候失误就会减少。
“自我监控”和之前知道的“向内探索”这个词,在意义上有重合的部分,核心都是为了去认识自己。这对促进自身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减少很多痛苦。
会主动了解自己的人,基本上都具有成长型思维。
与其因为糟糕的决定产生不愉快,不如多花一些精力来进行“自我监控”。了解自己,往往比了解他人更重要。毕竟,最终还是要自己成全自己呀。
如同《司藤》电视剧里那句“生如长河,渡船千艘,唯有自渡,方是真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