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是一种生命姿态”。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吴亚萍老师的打卡点评总结,心中便不由得浮起了这句话。与吴老师素不相识,但是吴老师对于打卡点评的精细和认真却令我感动和温暖,同时也给了我一个认真踏实稳重的印象。我想这是一位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的人,这是一位成功的人!
之前看到一句话深有触动: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情。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做的事情何其多!但是为什么我们却始终平庸?这就是因为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只追求做完了或者是做过了,而不是追求做的更好。最近很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说的大概意思就是,任何所谓的“天才”或“高手”,不过是在其领域内不断地重复训练达到了一万小时。由此可知,要想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那就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极致!那么,如何才能把极致做成一种生命成长的姿态呢?
一、极致需要舍得下功夫
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在纂刻方面也卓有成效,堪称独成一派。他在学习纂刻时去向名家请教练习技巧,名家建议他去挑三四担刻石回家,即刻即磨,直至磨出的石粉装满三四糕点盒子,则纂刻技术也必然练就。齐白石果真照做,天天白天练习作画,晚上便磨石练习纂刻,果真把挑回家的几担子石头都磨光了,从此纂刻技术也练就,名声大燥。由此可见,把一件自己在意的事情做好,只有肯下功夫,才能练就本领。
二、极致需要有教练
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把小提琴练习的出色,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教练,不断给予指导。而现实情况是,往往受很多方面的限制,我们是很难专业的教练给我们以指导的。这时,我们可以活用身边的资源,变为自己的教练。曾经有个励志当相声演员的人,想要练习自己的口才。没钱去请大师给予指导,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天天去马路上随便拉住一个人就跟别人聊天,然后计时,看看每天每个行人能被自己的言语吸引多长时间。从一开始的行人不耐烦,到后来的行人一听他说话就会开口大笑,他知道自己成功了,从此也跻身相声行列,圆了自己的梦想。
三、极致需要思考
作家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就立志当一名作家,苦无无人能够给予自己指导,于是他就去模仿名家的写作,从文章的构思到语言的锤炼,他都会反复模仿、揣测。自己写出来之后,再拿着自己的作品与名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一字一句地斟酌、思考,是名家的遣词造句精彩,还是自己的言语精当合理。每遇一处不同,便反复思考、斟酌,直到找出存在的合理性。过一段时间再把这篇文章拿出来重新写一遍,看看自己是否有所长进,最终富兰克林成为名誉全球的著名作家。
极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理想和愿望付诸行动的动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需要我们勇敢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挑战自我,把自己的潜能逼出来,从而遇见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