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辰州开行的沅水商船,六十里为一大站,停靠泸溪为必然的事。
浦市下行船若预定当天赶不到辰州,也多在此过夜。
然而上下两个大码头把生意全已抢去,每天虽有若干船只到此停泊,小城中商业却清淡异常。
沿大河一方面,一个稍稍像样的青石码头也没有。船只停靠都得在泥滩与泥堤下,落了小雨,上岸下船不知要滑倒多少人!
作为一个商船聚集停泊的地方,竟然没有一处像样的码头让商船停泊。这又是为何呢?
作者接着也给出了答案。
原来泸溪的上游是浦市,下游是辰州,浦市和辰州算是比较大的码头了,商船就算在芦溪这里停泊,其生意也早被上下游这两个大码头给抢去了,等商船不得不在芦溪停泊时,该买的都在那两个码头买过了,该消费的也都在那两个码头消费过了,因此他们来到芦溪县城时,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购买消费欲望了,所以芦溪虽然是一个商船经停的地方,但是其生意却异常冷清。
不仅泸溪县城小城中商业清淡异常,更有甚者的是,作为一个商船经停的地方,竟然连一个稍稍像样的青石码头也没有。
那商船怎么停靠呢?
那船只能随便停靠在泥滩与泥堤之下。一旦遇上下雨天,那就遭殃了,不论是上岸的,还是下船的,不知要滑倒多少人呢!
这个我是很有体会的。我的老家就是在一条河边。河边常年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码头,但是也有小船停靠于此。
平日晴天还好,一旦遇着雨天,河边的泥土又湿又滑的,还很难下脚和抬脚,确实也滑倒很多人。
不得不佩服沈从文观察生活很仔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