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a1e16d8e47468005.jpg)
清明节,又被称为寒食节,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古历载,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是日起,家家都要禁用旧火,只吃冷食,直到新火降临。这便是历史悠久的寒食节。
但到了南宋,清明最终取代了寒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祭奠逝者、行清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巨作《清明上河图》中,就有相关的习俗内容。在画卷描绘的诸多店铺中,有一个“王家纸马”铺,店前沿街处摆放着精美的纸扎楼阁。此外,《清明上河图》中还有一队出行人物,其中二人抬轿,轿子上插着柳条。正好印证了清明戴柳、驱虫辟邪的习俗。
唐代以来,寒食清明之日,也是人们出游踏青的好时候。其实在清明之前,还有另外一个传统节日——三月三日上巳节。这一天,人们往往沐浴祓禊,踏青出游。王羲之的不朽名作《兰亭集序》,就是记录东晋永和九年上巳节的修禊雅集之事。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三月三日出游的场景。全画虽不绘背景,但从人物踏马行进的闲适状态中,能够感受到春日踏青的轻松气氛。
清明节俗还包括各种体育游戏活动,有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鸡、射柳等等。清代焦秉贞的精良之作《仕女图册》中,就有一幅《秋千图》。秋千上的蓝衣女子回眸看向身后两名同伴,兴奋之中略带紧张。园中柳条嫩绿,桃花盛开,颇似清明时节的好春景。近代漫画家丰子恺曾作《秋千慵困解罗衣》,以画意述诗情,画中杨柳青青,燕儿双飞,大概正是清明前后的好春光。
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悠久而意义深远的传统节日。我们展卷卧游,欣赏古代书画、器物中的清明图景,既是一次艺术之旅,也是一次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契机。
清明,春半花盛踏青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