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焦点团队
和文化心理-好妈妈成长团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670第752篇
咨询挑战本周6次,总828/41次
【咨询感悟】
今天上课时,听到一个很有趣的隐喻:我的前半生和我的后半生…
联系咨询中遇到的来访者的问题,感觉这个隐喻很有帮助。
常常会遇到活的不快乐或者不知道为谁而活,或者不敢做自我的当事人。他们口中常常说的话:我如果不按照我妈说的那样做,比如不去考公务员,就会觉得对不住我妈;如果我看到我妈/老公/孩子/别人不高兴,我就很害怕,不敢说话了;如果我想到要拒绝别人的要求,想到考虑自己的时候,我就感觉内疚、自责、就像做错事一样…
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常常活的很纠结、很挣扎、很恐惧,做事总是战战兢兢、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就连为自己着想一下,都觉得犯了大错…
总结一下,这些人可能很难为自己活着,很难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每天忙着照顾满足身边的人,内心很辛苦很累很委屈,但不敢表达…
那么,怎样能帮助到这些人呢?结合前面说的隐喻:如果你有类似这样的情况,请跟着我的思路想想,如果自己的前半生(不管现在几岁)是为别人(可能是重要他人)而活,就算是为别人活过了;那么,后半生是不是轮到考虑为自己过一回呢?可以考虑为自己而活呢?
也就是说,如果前半生觉得要为父母活,因为我们觉得欠父母的,需要感恩报答;那么后半生可以为自己活,因为我们也欠了自己的。或者换一种说法,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都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如果我们为自己而活,把自己活好了,是不是对父母更好的报答呢?
如果这样想的话,我们为自己活的同时,也是在为父母而活,是不是容易一点呢?
希望有这类困惑的朋友,我们一起加油,后半生为自己而活!
2021.1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