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焦山 随笔20171117

焦山 随笔20171117

作者: 焦山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17:31 被阅读0次

竞赛课和常态课学生表现差异背后思考的再思考

竞赛课优于常态课、观摩课优于常态课这是业内大家的共识,竞赛课观摩课中学生的表现普遍优于常态课背后的根子究竟有哪些呢?这可以留给专家们去一一探究、细细研析,作为教育行为实践者,我们除了组织培训、读书、参访、反思之外还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呢?

一是课前“动”起来:常态课不如竞赛课、观摩课有生机有活力,原因之一在于课前备课不充分不精细,对学生学习方式思考的少,对学生活动预设的少。“坐而论道,不若动而行之”,集体备课减少备教材备知识体系时间,尝试主备人新课模拟制,即主备人将新课设想行动化,将集体备课讨论的重点引导到课堂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活动预设上来。突出学生为中心,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要首先表现在备课上。

二是做好课堂“加减法”:减少课堂结构过多的环节,放宽非主要的流程要求,放开教师手脚,给教师松绑;增加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增多学生动的机会和平台,如学校坚持的小组讨论后学生展示为必做的动作等,从而改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生态;通过学生“动”的增加,控制教师“讲”的减少。

三是研教一体化:“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学与研究是一对比翼鸟的翅膀,只有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在教育的天空自由翱翔。教学和教研一体化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必然选择,如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小课题研究,让教师真正牢固树立“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研与教学融为一体,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重燃工作激情、在研究中埋葬职业倦怠,让常态课节节都精彩、有质量、有成就感,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研究是我们教师的幸福之路”。

相关文章

  • 焦山 随笔20171117

    竞赛课和常态课学生表现差异背后思考的再思考 竞赛课优于常态课、观摩课优于常态课这是业内大家的共识,竞赛课观摩课中学...

  • 焦山读书笔记20171117

  • 焦山随笔 20171115

    竞赛课和常态课学生表现差异背后的思考 2017年团体大赛在各方的期待与关注下如期展开,通过听课本人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 20171117随笔

    不求权贵满朱门 但愿岁月可有诗

  • 焦山

    岁月流逝,容颜随老。总在不经意间,会想起军营的日子。 这或许自己心态有关,尽管那段岁月里只有直线加方块...

  • 焦山

    #焦山# 焦山才不会让你轻易到达呢。 隔着脉脉碧水,翡翠浮玉上塔顶尖尖。 佳人在水一方,只有乘舟渡江方可一睹真容。...

  • 焦山游记

    --

  • 焦山游记

    失业中的自己,漫无目的游荡。相约一起离职的老伙计,游走那些曾经工作的地方。突然庆幸自己的选择,尽早的分别是开启新旅...

  • 焦山云海

    焦山云海的午后,秋愁似的阴天转瞬阳光明媚。此时,天如碧海,散淡的云似轻舟。而眼下的云层层叠叠,叠叠层层,绵绵...

  • 焦山胜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焦山 随笔201711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gj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