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干啥都没动力,佛系怎么办?
一、孩子干啥都没动力,表面现象:躺平,摆烂,无力,丧,无助,无所谓,还行吧,就这样吧……
没有人因为指责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愿意改变一定是他感受到了爱,爱是一颗万能药。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能力,都有向善向上的愿望。
二、为什么孩子有这些现象?其原因:
1.习得性无助。努力了,没结果,习惯性做不到,被现实打败了。
2.能量太低。父母的五毒模式导致家庭环境能量低,尤其是妈妈的情绪。一个强势的妈妈是全家的灾难。(家有男孩儿的很容易养成妈宝男。)
3.过高的期待。父母太看重结果,不关注过程。大多数父母都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4.没目标。父母自问有目标吗?我们给不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先学习提升自己。
尊重在先爱在后。有的花早开,有的花晚开,不是所有的花一起开,要相信自家的花早晚都会开。 静待花开。
三、给父母的建议和方法
分享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其中六被三感: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同,被爱,被关注,被需要,重要感,归属感,价值感。
1.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修复亲子关系。亲子四层关系:
a.破裂关系,孩子基本和父母不沟通。
b.边缘关系,孩子和父母聊没用的,聊八卦,聊生活,就是不能聊学习。
c.一般关系,孩子和父母可以聊生活,聊学习也可以,点到为止,不能深谈,不能唠叨。
d.亲密关系,孩子和父母是肩并肩的战友。孩子遇到任何问题,困难都不怕,家是孩子的港湾,可以回到家来疗伤,然后重振旗鼓,再次出发。
重要方法:父母把担心换成关心,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多看孩子优点,少看缺点。学习用肯定三步走,鼓励四步走。
2.夸努力,不夸聪明。
学习成绩=学习心态*学习能力。注重过程,进行复盘哪些还可以提升。
3.开眼界。观世界才有世界观。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也可以让孩子去研学,从小种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