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HPV是双链DNA病毒,可引起人体皮肤黏膜上皮增生。HPV主要通过性生活或密切接触传播。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HPV感染,90%以上的HPV感染可在2年内自然清除,仅不足1%的患者发展至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是下生殖道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癌发生的必要因素,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已确定的HPV型别有200余种,根据有无致癌性,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建议,将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定义为高危型,而将HPV 26/53/66/73/82定义为中危型,其中以HPV 16/18诱发癌变的风险最高。
2020年国庆节期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HPV疫苗防范宫颈癌的“里程碑性研究”:根据瑞典全国2006-2017年间,近170万10-30岁女性的数据显示,接种四价HPV疫苗,能够使女性浸润性宫颈癌发病风险下降63%。
该研究首次真正确立了HPV疫苗的抗癌作用,并显示在10-17岁年龄段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宫颈癌发病风险可较没有接种疫苗下降88%;即使在17-30岁接种的女性,仍然有53%的获益。
然而,我国城市女性初次性行为中位年龄为22岁,农村为21岁,超过10%的15-19岁女性已有性生活。国产双价HPV疫苗(大肠杆菌)研究显示,9-14岁女性接种2剂次可获得与接种3剂次相同的免疫效果。因此,13-15岁女性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的获益可最大化。
一项纳入约5.1万例中国女性的198项研究的汇总数据显示,25-45岁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高达19.9%;随着年龄变化,高危型HPV感染呈现17-24岁和40-44岁双峰分布;且中国女性以单一HPV型别感染为主。结合我国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和HPV疫苗在27-45岁女性中的保护效力,加之我国接种政策和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低等国情,个体化接种策略是必要的,不应完全否定27-45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的意义。
基于上述证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与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专家推荐: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特别是17岁之前的女性;同时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
参考文献:
1.Lei J, Ploner A, Elfström K M, et al. HPV Vaccination and the Risk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3(14): 1340-1348
2.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本文首发:肿瘤笔记 原创作者:徐朋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