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时期的一些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此处暂且不表,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的巨大影响还在持续扩展中。
物理维度的世界和网络维度的世界分别包裹着每个人,自从有了手机,每个人更是游刃在两个世界里,不分昼夜。从社会学角度会讲很多后现代的特征,诸如网状关系。但类似“后工业”、“后现代”这类词,我总觉得本身就指代不明,随着时间迁移,词是需要被替代的。不然未来的人们得叫自己所处的时期为“后后现代”、“后后后现代”咩。
参考 P21,张雷《注意力经济学》的分析,经济发达地区的几个共同特征:
注意力经济是发达地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是因为有几个共同的特征:
1.商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信息爆炸;
2.经济出现经济非物质化趋势;
3.媒体高度发达;
4.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在网络社会“注意”本身已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日常行为。
关于商业竞争,准确来说,当下是一股付费知识的风口,不巧又被我赶上。身处其间,信息的接受方式方法对我来说格外重要,即使有些把控力,也时常感觉焦虑。但也算是幸运啦,在其中正好可以细致的观察下前因后果。
前几天翻看了《注意力市场》,作者从自身擅长的受众测量领域出发,以宏观视角,研究数字时代的受众、媒介和测量机制。这三者也恰恰是他定义的注意力市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整个理论,强调的都是人与身边媒介资源的互动。
在翻看他的引文里,Goldhaber也的确被引到了,说明其江湖地位,还是可以的。物理学出身,来研究注意力经济,也是非常有意思啊~导师给他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然而,遗憾的是,他预期出版的注意力经济相关的书似乎还是没有出出来。
讨论注意力(Attention),其实避不开专注力,学术上称之为“认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
类似的观点,基本是注意力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肌肉,需要恰当的运动才能变得更加强壮。
讨论注意力,也避不开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然而!这两个词仿佛和“鸡汤”一样,让人产生抗拒。虽然,“鸡汤”也好,“时间管理”也好,人是需要的。。哎。。╮(╯▽╰)╭头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