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陆九渊:读书贵在“涵泳”

陆九渊:读书贵在“涵泳”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11:58 被阅读0次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存斋先生”,被后人称为“陆子”。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朱熹并称“朱陆”,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鼻祖。他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著作有《象山全集》三十六卷。

     读书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思量。

    细细品味才有滋味——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我们强调多读书,但是,有过目不忘功夫的读书人毕竟是少数。如果读了很多书,数量上上来了,质量上却囫囵吞枣,内容上一知半解,甚至误解,那么,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用?就好比吃饭一样,一次吃得太多,肠胃消化不了,不仅造成食物的浪费,而且还有可能伤及身体。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读起书来废寝忘食,一天能看上几十万字,时间过去了,厚厚一本书也看完了,但让他回想书中的内容,却讲不出子午卯酉。这样的读书方式不可取。

    陆九渊这首《读书》诗,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读书不要急急忙忙,像赶路一样,要走走停停,看看想想,细细品味,这样才能品味书中的“美味”,浏览沿途的“风景”,才会记忆深刻,受益多多。

    陆九渊出生在一个传统世家,自幼聪明好学。他将孟子的思想和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心学理论。经其弟子傅子云、傅梦泉、邓约礼、杨简等人的发挥,元代赵偕、祝蕃、李存等的继承和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的发展,最后由王守仁集大成,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与陆九渊同时代的大学问家朱熹、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可参考阅读二人的读书智慧。

    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思量

    陆九渊强调读书要慢,要下细工夫,也就是要“涵泳”,但他同时又提出一个观点——“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思量”。

    读得这么细,难免会遇到难懂的地方。就好像一个人吃东西,如果囫囵吞枣,可能有一粒小石子也未必能咬到,可是,细嚼慢咽就不同了,再小的杂物也会被挑出。当然,读书遇到不懂、难懂的地方,未必是“渣滓”,相反可能是未被琢磨的“卞玉”。

    “渣滓”也好,“卞玉”也好,在一定的阶段,它们就是“拦路石”。如果明知搬不动,偏要搬,那么,除了浪费光阴外,还可能伤及身体,对理解、消化书中的内容无益。怎么办。先放过。留下个记号,继续读下去。待一本书读完了,看有没有新的启发,再回头看看这块“拦路石”到底是什么成色。如果此时还不能解开迷团,那么,就再放放,不妨再去读别的书。也许有一天,在别的书里突然找到答案,让人茅塞顿开。那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九渊:读书贵在“涵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lx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