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写作者

作者: 书冰 | 来源:发表于2022-07-02 23:00 被阅读0次

回家几天,静不下来心。但心里美好的感受,眼里的柔情,是无论什么样的东西,也换不来的。下午准备返回,趁着还几个小时,我携阅了三分之一的手稿,去还给写作者——堂哥(简书名幸运者)。

来到堂哥的工作房,他正在躺椅上睡觉。这是一间机械修理兼烧电焊的铁皮木板房,有活来的时候,他依然身手敏捷,操起工具就可以上岗。之前我常从这里经过,但从来没有如现在一样仔细观察过。我不禁纳闷了,这一双拿钣手铁钳、烧电焊制造农用翻斗小车的手,是怎样灵巧的举起手中的笔,写下那许多震撼灵魂的文字来呢。

我的到来,还是惊醒了堂哥。他一怔后随即反应过来,笑着邀我到旁边客厅入座。我双手捧着手稿,有许多话想和他聊,关于他的这部小说内容,关于他自己的身世,还有关于他的其它事。

还没坐定,堂哥急切问我,小说看到哪了?我便把大至内容叙述一遍。说实在话,读他的小说,有一种看梁晓声《人世间》的感觉。故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写起,在两省交界处的宁林镇,有林姓、宁姓为主的大族。它的时代大背景是,当时有“大串联”及各种“帽子”,割“资本主义尾巴”等之类的情形。印象深刻的是六零年代哪年,全国电影院只放阿尔巴尼亚电影,其它的一概不让放映。这一真实文化现象,引起不小的争议。文章借此抒发议论,主人公小木匠与本科大学毕业生林利文,有一场精彩的辨论。从中我也读出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还有不凡的见识与宽广的眼界!

文章起首便引出小木匠胡俭,他是一个手艺精湛、为人善良诚实、做事讲信用精益求精的人,刚刚十八岁。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被搞“大串联”的公社领导抓住,怀疑他有偷盗行为,便领着一帮人关在食堂,饿上两天两夜。其间还绑住手脚,狠命的拷打,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若不是退伍军人黄大哥及时出现阻止,小木匠当时就得被活活打死。没有别的原因,也没有别的审判与抓捕手续,仅仅凭怀疑你像小偷,就可以随便扣上一个“资本主义行径”之类的帽子,光天化日之下抓起来关小黑屋折磨至死。

我并不感到奇怪,之前听父亲讲过许多那个年代的荒唐事。人命如草芥,帽子满天飞,成份是问题,不服整死你。这些不光彩的过去,学校与历史书上肯定是难以看到的。但是它们真实存在发生过,今天仍不时从健在的老人口中,我依然可以听他们讲述那个年代不堪的往事。然而,亲历者如堂哥,又是另一番感受,他不仅有历史有故事,他更有如椽大笔,写下当时不为人知的许多故事。他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主,构思出一部历史背景宏大的平民百姓挣扎求生存的故事。

为何说历史背景宏大,主要是主人公小木匠被劫持抓捕后,他趁机中途逃走。自此离开了宁林镇,开启了他流浪全国求生存,凭借精湛手艺,十分靠谱的人品,他的足迹遍布全国,生意也做到全国乃至东南亚。中间也有大篇幅写林利文人生曲折过程,悲剧性的结局真是不忍卒读。

我把自己的点滴印象,向堂哥和盘托出。除了赞叹与钦佩外,更惊叹于他对小说的精彩构思,宏大的叙事背景,复杂的人物身份与相互关系。文章节奏十分紧凑,故事情节十分吸引人,是一旦拿在手里,就放不下去的文章。当然,文稿中的错别字,也有不少。我向他提出后,转念一想,他是解放前出生的人,主要是学习繁体字,简体字也与我们这个时候不一致。所以,文章里面有不少繁体字与错误简体字,但细枝末节的小毛病,并不影响作品传达出来的主题思想。

我进而建议,小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敏感。前面我读的十余章都可以发简书,没有规定会锁文的敏感字词,发表是可以的。堂哥被我说动了,他打算修改后往简书上发表,希望自己的心血大作,可以被更多的文友读到。我担心的,是他很难玩转简书,基本的发文点赞关注之类的,他仍是很难掌握住。平时他写文,也是在手机上划划,发表在手机微信公众号,其它文学媒体上。

我们继而又讨论小说,他终于说出了作品文题——《六件柜》。以小木匠所做的六件柜组合家具为主线,引发了诸多人间悲欢离合的事。在那种特殊历史背景下,谁不人人自危?他创作构思了几十年,在心里早已有了文本。《六件柜》写起来,三易其稿,改了又改。

堂哥小学文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后天自学。他自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坚持读书写作。平时上过一段时间学习班,也曾向人讨教过文章写法。总之,一路走来,辛酸不断付出不少。那时书本少,他就把不多的经典书籍反复精研,反复琢磨。遇上不懂的,他就查看手里的字典。

不知不觉已聊一个多小时,大有相知恨晚之感慨!我离去上班,也没多少时间了。意犹未尽地道别后,又回身来帮他弄简书。帮着他发表了两篇文章,后面的操作,他能不能掌握了,我也猜不准。只希望,在简书这个平台上,他可以一显身手,实现他发表文章的夙愿。我相信,只要他努力,简书一定可以,带给他许多人生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他自觉沉浸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为他的老年生活增色添彩!

相关文章

  • 再访写作者

    回家几天,静不下来心。但心里美好的感受,眼里的柔情,是无论什么样的东西,也换不来的。下午准备返回,趁着还几个小时,...

  • 再访

    一过六月,急急访荷,奈何未到花期,只见满池团叶,葱郁错落,碧绿如玉。 诸事缠身,时隔一月,才得以再次来访。 凌霄依...

  • 再访塔林

  • 再访QEW

    去年首次访问伊丽莎白二世省立公园(Queen Elizabeth II Wildlands Provincial ...

  • (17) 再访

    上一章 街头惨剧 我没有联系江蓝,更没有去探望她。我不了解事态,理所当然选择置身事外,况且我和她...

  • 八、再访

    孤独立在房间里不知道多久了,突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孤独缓过神来,拉开了门。果然,是他的朋友们来了。...

  • 再访金陵

    我似乎是得了一种病,总觉得自己是江南人,或者前世是江南人。几乎每年都要长途跋涉来看看江南,每次不知疲倦地奔...

  • 再访维也纳

    与维也纳许是有缘,五年以后,再次拜访这座世界名城,而且同样途径苏黎世,同样为了参加国际商会仲裁院(ICC)的庭审。...

  • 再访“看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第三次读到这本书时,更有了新的领悟,柴静,山西人,80后,典型的当代女知青形象,从湖南卫视的...

  • 《再访梨花》

    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去朋友圈刷屏。看着不停跳跃的桌面,本宫戏称此为“批阅奏折”。如果你问我,365天都干嘛了?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访写作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mk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