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过这本书了,然后一直等到现在终于开始看了。
大概当时是觉得这种比较“宏伟”的著作,看起来会比较累吧,就是不那么好理解,或者就是太长了,反正一直没看。
现在看起来是真的很不错,之前也看了路遥的《人生》,现在再看这本书,格局和视野还有人物,都更大更多一些,写的还是那些小小的人物和小小的故事,但是放在文革、改革开放这样的时代里面,就很有时代的味道了。平凡的世界,大概就是到最后发现大家都只是普通人,拼尽全力最后能过上平凡的生活就挺难能可贵的,一个人的努力到底对自己的生活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不知道到底几分靠打拼、几分靠命。至少书中人物的日子好坏,好像都是跟整个大时代密切相关的,我们终究只是这个时代里面的普通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太多,更多的时候还是被社会改变吧,有什么办法呢?
不过也许也改变了一些,虽然很小很少,但是很多人的改变集合到一起应该也是能够影响这个 时代的。
那个年代的人们是真的穷,是真的有吃不起饭被饿死的,也只有逢年过节能吃到点肉,吃到点好的,平时真就是保持不被饿死的底线。想起最近看到的那句话: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只有穷过的人,才懂穷的可怕吧,才懂吃不起饭的难受。所以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人总是很节约,不愿意浪费一点点粮食,毕竟是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人。所以看到书里的孙少安、孙少平还有好多人,因为家里穷不能继续读书,或者即使读书也连饭都吃不饱,即使多么有天赋肯学习,最后也还是只能回家种地,是很难受的。
想起自己读小学时候的一个同学,也是挺穷的,很少有穿新衣服,基本都是穿校服,有些衣服还有那种旧旧的感觉,现在想想也挺不容易,很难融入大家的圈子,很难和同学玩在一起,只能看着别的同学去小卖部买零食吃,自己即使偶尔能买也是买很便宜的那种,这种感觉真是难受啊,因为她又能改变什么呢,除了努力读点书,还能做什么呢?家里的穷苦一个小学生能改变什么呢,万一父母再有一些问题,就真是很可怜的孩子了。也不知道这个同学现在怎么样了,希望过得很好吧!
条条道路通罗马,可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总有些人,他们出生所拥有的东西,就是我们努力一辈子都赶不上的。
当然,这也是别人父母或者长辈努力奋斗拼搏的结果。不过,我也不同意网上的那些正义凛然的说法,就是说你辛苦努力几十年,就想和别人几代人的努力相比,那当然不可能,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好像天生就该比别人过得好,毕竟是别人“几代人”的努力。
我不喜欢这一点的原因,只是因为资本的垄断和剥削而已,这会造成阶层的断裂,寒门再难出贵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用钱赚钱永远比努力奋斗快太多太多、容易太多太多,就会导致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而那些辛苦加班熬夜奋斗的年轻人,永远只能是富二代的职员,不管再怎么努力,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被缩小,而是还在不断的放大,那社会总会出问题的。为什么之前好多佛系的人,为什么现在好多人都对努力奋斗的鸡汤越来越不感兴趣,因为有时候努力真的未必有什么用,所以也只能佛系一点,心态好一点,或者劝慰自己努力总比没努力来得好。
对了,最近都不太喜欢那些很虐心的情节,偏偏路遥这些作家经常要写这些情节,虽然写得非常好,也挺真实,但是看着是真难受啊!特别讨厌那些真心真情被辜负,特别讨厌非常般配的两人被强行分开,《人生》里面像金子一样的巧珍,《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润叶也是一样。
这本书里的润叶是多么好的一个姑娘啊,可以说是完美的吧,而且那么那么痴情,不在意出身阶层,不在乎一切外在因素,只在意自己喜欢谁,就一股脑很倔强的想要在一起,哎,多么难得啊,这种感情要是辜负了真该天打雷劈!
虽然孙少安没有勇气和润叶在一起,看起来好像也没错,是的,从客观上来说也是合理的,最后找的姑娘也很好。关键是润叶很可怜啊!被辜负的润叶真的很可怜的······
把自己代入故事中,如果是我,就会不顾一切去和润叶在一起,哪怕最后没有好的结果,哪怕最后被现实打败,只要我自己拼尽全力,不遗憾不后悔就可以了,我才不管太多其他人的想法呢,大不了就是一条命,命嘛,也没怎么样,人不是非得活着的,抱着天大的遗憾和后悔,即使活着又怎么样呢,我当然不会想要去做《活着》里的福贵,我只知道像金子砖石一样的感情绝对不能辜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