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休假,打算利用假期自己做顿饭吃。于是跑到菜市场买了点菜,买菜的期间发生了几个小插曲,着实让我感到商贩的“聪慧过人”之处!
本人穷屌丝一个,比较喜欢做饭,自认为厨艺还可以。但因平日里工作较忙基本上都是买着吃,所以也很少去菜市场。这不前两天休假,想着买条鱼做碗酸菜鱼,就去了平时很少涉足的菜市场。
一个小商贩的生意经,让我看到了这社会的“病态”首先来到了一个卖鱼的摊位前,看了一条草鱼问了一下价格,最后以10元/斤的价格成交,就在他给我往袋子里装鱼过秤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声音——金属碰撞的声音,像硬币碰撞的声音,要知道她当时是取袋子装鱼,而袋子是放在摊位里面一个不太惹眼的地方(一般来说袋子都在显眼处挂着的),当时我就感觉有猫腻,但因为没有亲眼看到,我就佯装不知。过完称1.5斤,紧接着商贩一顿熟练的操作,将鱼宰杀完毕我拎着鱼走开了。
接着,来到了一个菜摊,买了点大蒜8元/斤,想着再买点小葱做配料点缀,又捡了点小葱,小贩直接跟大蒜放一起称,我问她她告诉我两个东西一个价,好吧那就放一起称吧!
一个小商贩的生意经,让我看到了这社会的“病态”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第二天我逛超市的时候,专门跑到蔬菜区转了一圈,这一转发现了问题,超市里大蒜6元/斤,小葱4元/斤,此时我感觉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艹!昨天被菜摊的商贩坑了。
后来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了这个事儿,朋友告诉我一个更惊人的内幕!朋友说到,他认识一个卖水果的,水果商贩总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如果是一对年轻的情侣一起去买水果,往往都比较粗心大意,毕竟心思不全在那里,这个时候即便商贩少给他们半斤八两也很难被发现,所以商贩就抓住了这点漏洞经常这么做;但如果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妈去买水果,每次必须足斤足两,因为大妈们买回去往往会校称;再者尽量不要跟商贩搞价,因为通常的结果是价格搞下去了,却缺斤少两,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听到这里,不觉的想起来那句“啊,多么痛的领悟”,难怪有人说“从南走到北,买得没有卖的精”。经常做生意的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察言观色、以貌取人”,就在你开口的一瞬间,他的心理价位就已经出来了。本地人一个价,外地人又一个价;年轻人一个价,老年人又是一个价……
一个小商贩的生意经,让我看到了这社会的“病态”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商者,无信不立”,生意有大小之分,诚信却没有大小之别;东西有价,良知无价!如果这社会人人都如此这般,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都说实体不好干,诚然有市场的因素、经济的因素,但是那些经商者你们就没想过自身的问题吗?很多时候,是你们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却怪地面太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