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喜欢读书的人都会有大致相同的认知:书已然是融入自己个体的一部分了,一日缺之,便好似丢失了点什么,总觉得不完整。
于我,便是这样。
每天临睡前的一个小时,必然是我读书的时间。我的床边小书柜上总是放着7、8本书,我喜欢按照心情及工作需要去选择读什么,比较随意,会同时读好几种书。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读法选择是出自内心意愿的,读来便会身心愉悦,那种感觉就像是全身心的细胞都欢舞雀跃了起来,人也变得很轻盈,在这样的状态下,读书是极容易学到知识的。
仅仅在读书的那一刻标记触动你的句子,学习知识还远远不够。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一定要做读书笔记,把书中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摘抄下来,加深印象。之后,我认为最关键也是最实用的便是融会贯通的能力,用读书学到的知识为现实当中一个个的实际情况做出指引与判断。如此,方是真正完整的读完了一本书,便是一种书者人生了。我从书中来,尽阅智慧繁华。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了一眼床头小书柜,这段时间上面放着的书是:《穷查理宝典》、《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卧底经济学》、《孩子你慢慢来》、《王阳明一切心法》、《他们最幸福》、《思维导图》、《丝绸之路》。
在今晚的写作之前,我正在读的是《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在演讲里面有段话是这样说的:“真正重要的大道理占每个学科的95%,所以对我而言,从所有的学科吸取我所需要的95%的知识,并将它们变成我思维习惯的一部分,也不是很难的事。”……“所以我这辈子不断地实线那种跨学科的方法,这种方法让生活更有乐趣,让我变得更有建设性。”
在这里,又涉及到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了,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杂书”个体,就是什么书都喜欢去读,就像最近尤其喜欢上了经济学。我开始读某一类型的书,从不以功利心为目的地,我也不知道我读经济学有什么用,但我知道一点,它没有坏处。很多时候收获就在你不知道的明天,而我恰恰正好有那么一点点准备,如此,相逢在最当时。但也有两类书不喜欢,一是小言系列,一是鸡汤文,反感之心甚强。如果一个人正值二十几岁的青春美好年华,更不应去过多的接触这类书籍,小言让你对爱情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鸡汤让你沉浸在自我感动的伪努力中,所以,这两类书还是不读的好,浪费时间。
如此,如果一个会选择书籍的长期坚持阅读者,多年后他绝对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最后借用一下英国古典文学学者、诗人豪斯曼的这首短诗:别人的想法/是飘忽不定的/他们想着和恋人幽会/想走大运或出大名/我总是想着麻烦/我的想法是稳重的/所以当麻烦来临时/我早已做好准备。
这便是我为之奋进的读书之路。
此刻我正在读着的是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