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2020年,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受这场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宅在家,每日看剧,刷某音,或者打打游戏,逗逗猫?再或者做凉皮,挑战电饭煲蛋糕,立扫把?(说中一个的,评论区见哦,我已搬好小板凳......)
这场疫情来势汹汹,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始料未及。
用到“普通人”这个词,是因为,毕业后闯入“社会”,经历了半年,才越发感慨,做个普通人,真难!
我大概就是普通人的代言人了吧!从小认真读书,读重点小学,进重点初中,考入重点高中,一路“重点”,看似未来可期,可在高三毕业时,“重点”在此止步。我从前十几年的巅峰开始往下坠,在大学四年,我傻傻地以为,即便没有考进理想学府,凭着几年努力,考研总能进吧。「人开始迷茫的起源就是没有认清自己。」在大学,我加入过学生会,也进过科研项目组,想着要综合发展。期间结识了不少优秀的朋友,有创业的,有参加各类比赛拿大奖的,有沉迷做实验的......我学着同龄人的样子,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独立而勇敢地向上攀岩。普通人就是,知道自己普通却不甘心这份普通,总想着法儿向上爬,指甲塞满泥土,脚底布面血痕,一遍遍摔下去,又一便便骗自己,“快了,快了,马上就能登上去了。”我这位代言人,可谓是曾一路高歌又突然戛然而止。
很快到了大四毕业季,我回头看,身后是一堆歪歪扭扭的脚印:时而向前大跨步,时而迂回往后退。足迹混乱,离起点很近。
6月份,毕业的钟声敲响,许多人开始离开这座待了四年的象牙塔,即刻远征。我在招聘网上不断投简历,像其他还未签到工作的小伙伴一样,焦急不安。看到这,您不禁要问秋招春招都没投个简历试试?秋招那会儿,我正坐在考研教室抱着必胜的心疯狂刷题背书,;春招那会儿,有几家重庆成都的公司缺实验室助理员,我投了简历,却犹豫了......
"叮......"电脑提示音响了,6月20号的下午,我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邮件。我打开它,是一家之前广撒网投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公司,岗位要求和我的专业还挺吻合。
下午5点20分,来了一个标着“上海”的陌生电话,我接通了,听声音,是一位声音温柔的小姐姐,“您好,请问你是xxx吗?我是xxx检测公司的人事专员,在xx网上看到你投来的简历......", "嗯,是的,对,是的......",“看到您简历上籍贯写着四川,请问这么远,您为什么要来上海工作呢?”这句话我到现在都依然记得很清楚,当时那位声音温柔的小姐姐语气中透着好奇,不解,甚至有一丝质疑。思索了几秒,想着不管怎样,我得先签份工作。我开朗自信地回复着说“我想在上海奋斗,作为一名年轻人,得为自己的未来拼博一把!”也许是被我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吸引,我被通知6月22号下午1点在xxxx面试。
于是兴冲冲地在网上订票,收拾行李。在高铁上度过了漫长的12.5小时后,一位瘦弱单薄的小姑娘,背着塞满了东西的黑背包,手里拎着学校周边礼品店买的大纸袋子,傻傻地站在夜幕中的上海站出站口。
平生第一次来上海,独自一人,像无头苍蝇一样盯着百度地图在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里乱走,有时问问执勤的工作人员,有时问问店铺的店员,最后总算问对了路,便朝着提前预定的青年旅社的方向出发。站在第33层的陌生旅社里往下望,我不禁笑了,原来上海站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只是高楼林立,对于路痴的我来说,能找到地方着实不易。
回想找到这家隐谧于繁华闹市中的青年旅馆的过程,也是不易。比如与房东沟通时因听不太懂广东话,而在马路边瞎绕圈;比如大楼保安的别有用心的指路导致进错楼层,幸而凭着我一向机警谨慎及时退回电梯......好在幸运,让我找到了来上海第一晚的落脚处,房主是位好心热情的大哥,听我说明天下午要去面试,热心地帮我查找地铁,规划路线。我也是第一次住青年旅社,之前在网上听人说,青年旅社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这次亲身体验后发现的确如此。这家旅社不大,是私人住宅简单改造过后的样子:几间卧室,搭了几架木质的上下铺的床,分别用作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客厅里有一直埋头打游戏的小哥哥,有架着眼镜专心码字的小姐姐,有低声打着电话的中年大哥,也有兴致勃勃地来与我闲聊的创业青年。
第二天一切都如期进行着,去面试,面试成功后签合同,与新同事一起去公司宿舍整理床铺。再后来每天下班后与同事一起去找房子,找了一星期终于找到一间带独卫的次卧。边感叹上海物价的昂贵边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实在是不想挤在八人间的狭小公司宿舍里,夜晚闷热潮湿的空气和早晨排队洗漱的烦躁等待都让我和室友急切地想搬出去。
公司离住所很近,大概十分钟的路程,比起在市中心上班的人每日挤地铁的苦不堪言,我实在要幸福很多。夏日早晨的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洒下来,很惬意。耳旁有小鸟的呼唤,微风的轻抚,每天享受着这短暂愉悦的十分钟,是我之后一天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的支撑。
和许多行业一样,新人刚入职,少不了要加班。因着我的工作性质,加班在我们部门是家常便饭。我们这群新进的员工,大多都是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领导说什么便卖力去干。日子便这么一天一天地溜走。随着天气的转凉,很快到了12月,12月的上海,特别是晚上,还是挺冷的。我常常走在寂静的街道上,在月色斑驳的夜色里,努力化解一天的烦闷:枯燥重复的步骤,难闻的试剂味,以及没完没了的新要求,又或者药剂挥发在空气中带来的头晕,加班餐中腐烂白菜的随意打发,这一切的琐碎都让人一天天消沉。终于熬到了2020年1月,距离放假还有一周,我请了假,在年尾的忙碌中抽了出来,踏上回家的旅程。
第一次在隔家万里的地方体会到抢票回家的不易。抢票那段日子,每天都在和网速,手速,运气抢幸运,终于在同事的帮助下抢到一张高铁票,八百多,12.5小时路程。很高兴,每天都在期待回家这一天的到来。日常和同事吃午餐时讨论的话题也多了“回家”这个词,大家都很兴奋,每个人眼里都在闪着好看的光彩。
距离那个日子还有10天,8天,6天,3天......风在门外刮得呼呼响,人只拉开玻璃门一条缝,它便将你的头发吹得漫天飞舞,将你的白色实验服拉扯得鼓鼓囊囊,将你的单薄身躯撕拉得左右摇摆......
年末了,订单成倍的增加,实验室忙着做实验,检测,出数据,每个人脸上都写满疲惫。临时的更改要求,临时的延时加班,不时的暗示威胁,都在挑战我紧绷的那条神经。终于在距离回家的日子还有两天的时候,我崩了,咬着牙忍着痛退票,改买机票,匆匆收拾行李箱,准备回家。
在午夜的机场,等待着延误的飞机。虽然已经夜深,但机场每一位乘客的脸上都挂着笑意,幸福在蔓延。此时的等待,不算什么......
辗转回到家,已是第二日下午。接下来的每一天,既惬意又充满担忧。看着疫情的严重程度日益增加,我和家人蹲在电视机前默默地为武汉人民加油鼓劲;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匆忙的身影,我时常热泪盈眶而又紧握双拳;看到报道称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我又暗自欣喜......
毕业半年多了,经历了许许多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感悟许久。现在已是初春景象,枝条抽芽,小草破土,粉色小花缀满枝头,一切都在蓄势待发。
嘟~最近宅在家,看见网上有人就此疫情散播谣言,传播负面消息;刷某音时,看见有人一本正经地分析当前就业趋势;逛某博时,看见全球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不容乐观的新闻发出。看多了铺天盖地的消息,我的心情似乎也不似初回家时那般放松和喜悦。我开始思索着这半年来我所经历的,我所收获的,我将要割舍的,我未来所面对的。复工的消息已经发出一周了,我还待在家里,缱绻眷恋家中的温暖,以及犹豫估量着这份工作,这个行业给我的价值。
在我上高中,上大学那会儿,许多媒体高呼着“90后,跨掉的一代”,我当时看了只觉愤懑,现在却释然了。时代的更迭,必然伴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当初80后“问世”时,社会给予的标签大同小异。如今80后已由小鲜肉变成中年抱娃党,时代变了,社会依然在前进,没有所谓的“废了,跨了”,反而是越来越好。好比此次疫情,冲在前线的90后大有人在,扛起国家发展大旗的也正是90大军。而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普通人,在这场前进浪潮中,不管是无可奈何还是积极进取,我们终将是要汇入历史的潮流中,接受历史的安排。所以,请接受这份普通,成全这种普通。
2020年,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新年伊始,便经历了一场来自大自然的考验,更是一场来自人性和 人心的磨炼。我们做着小蛋糕, 立着小扫把,搓着手期待着夏日的骄阳,秋日的落叶,冬日的冰霜......
写此文,一是纪念和感慨毕业半年社会给我的“关怀“;二是借此文想与大家分享,并期待此文若有幸被您看到,可否来评论区给给您的见解,谈谈您的想法,我们互相学习进步!三是待我白发苍苍之时,我能再来此浏览,品大众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