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
曾是彊御?曾是掊克?
曾是在位?曾是在服?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而秉义类,彊御多怼。
流言以对。寇攘式内。
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
既愆尔止。靡明靡晦。
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赏析】
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便来自上一首和这首。都是刺厉王无道。“板荡”后世常被人引用,代指时局混乱无序,国家动荡不安。
2、全篇假托文王斥殷纣之残暴,暗指厉王荒淫无道。荡字点明上天败坏法度,一方面表达对厉王倒行逆施的不满,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以殷为鉴,幡然醒悟。
3、二章连用四个曾是,气势磅礴,遣责语气激动;三章斥其任小人、害贤良,四、五章更是直指其刚愎自用,不思进取,纵酒败德,与纣王何异!六章借写纣王种种败德乱政之行为,点明厉王更甚。
4、七章更是对其忘旧的不满,旧指规钜,更是老臣。最后,再次告诫更是言辞恳切的希望,现在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千万不可大祸临头才知后悔。如此托古讽今、指桑骂槐的手法,别具一格。
【注释】
1、荡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
2、辟(bì):君王。
3、疾威:暴虐。
4、辟:邪僻。
5、烝:众。
6、谌(chén):诚信。
7、鲜(xiǎn):少。
8、克:能。
9、咨:感叹声。
10、女(rǔ):汝。
11、曾是:怎么这样。
12、彊御:强横凶暴。
13、掊(póu)克:聚敛,搜括。
14、服:任。
15、滔:通“慆”,放纵不法。
16、兴:助长。
17、力:勤,努力。
18、而:尔,你。
19、秉:把持,此指任用。
20、义类:善类。
21、怼(duì):怨恨。
22、寇攘:像盗寇一样掠取。
23、式内:在朝廷内。
24、侯:于是。
25、作、祝:诅咒。
26、届:尽。究:穷。
27、炰烋(páo xiāo):同“咆哮”。
28、无背无侧:不知有人背叛、反侧。
29、陪:指辅佐之臣。
30、湎(miǎn):沉湎,沉迷。
31、从:听从。式:任用。
32、愆(qiān):过错。
33、止:容止。
34、式:语助词。
35、蜩(tiáo):蝉。
36、螗:又叫蝘,一种蝉。
37、丧:败亡。
38、由行:学老样。
39、奰(bì):愤怒。
40、覃:延及。
41、鬼方:指远方。
42、时:善。
43、典刑:同“典型”,指旧的典章法规。44、颠沛:跌仆,此指树木倒下。
45、揭:举,此指树根翻出。
46、本:根。
47、拨:败。
48、后:君主。
【译文】
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
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
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
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
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
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
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
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
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
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
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
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
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
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
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
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
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