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麦家曾提起他小时候的一段往事:
他家成份不好,父亲是反革命,外公基督教徒,爷爷是地主。
也因此,他在学校倍受嘲讽与孤立。
有一次,同学又来起哄嘲讽他父亲。
他找到这个同学家门口,想捍卫自己父亲的尊严。
结果迎接他的是更多的嘲讽。
后来他父亲赶到了,麦家扑过去哭着跟爸爸说了事情经过。
没想到,爸爸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扇了他两耳光。
血从脸上流过胸前,流到裤子上。
从那起,他变得沉默。后来因为太沉默了,没有朋友。他把日记当成朋友。
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发誓今后再不叫他爹了。
这些复述带着小孩子的委屈,愤怒,也带着久久不能释怀的痛苦。
我想,他父亲未必真的要伤害他,也许两个巴掌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
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出身,百口难辩的争吵,让一切戛然而止,彻底认输,也许是一种不得已或者简单粗暴的解决当时。
父亲巴掌打疼了,儿子心也跟着凉了。
直到麦家后来有了孩子,后来父亲年老,他才想要跟父亲好好谈谈,试着和解,可是父亲已经得了老年痴呆。
等再到后来,父亲死了,麦家说,他的心的一个角落是破碎的。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痛。
父亲也许心里有很多想说的话,已经说不出来了。
儿子心里想说的千言万语,也没有意义了,因为父亲已经听不明白了。
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两个人之间有太多的牵绊,都没有来得及跟对方说,或者说好好说,就已经结束了。
想改变别人很难,改变父母很难,尤其是年长的父母,做子女的如果做不到接受,也不要去试图改造对方,因为难度太大
而做父母的,如果多一些对自身的觉察,有可能会减少一些与子女间的误会。
多一些解释,多一些沟通,会打开一些心结,至少别让心结结的那么久。
举个特别特别小的例子:
今天孩子病了,明明早晨还是好的。
我问了下一天都做了什么,原来午睡中间起来一次,穿着衬衣衬裤,去教室外走廊右侧上厕所,厕所窗户开着,吹着风了。
听了有点生气,怎么这么不注意呢?没穿外衣就上厕所,大冬天自己不知道冷啊。
其实,说这话是因为心里着急。
孩子可怜巴巴看着我说,我也不知道。
然后眼里憋着泪。
本来出于关心和着急,说出来的效果大打折扣,听起来像在生气埋怨。
好像我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
应该对这个有个警醒。说话的态度,方式,决定着说话效果。
意识到这些,我连忙做了个鬼脸,倒吸一口气,说,哎呀呀,刚才说话太没有艺术细胞了,把那刚才那句话吸回来,重说哈,以后上厕所要小心些,尽量去吹不到风的地方哈。
在一句话后面加个“哈”字,就让语气缓和了许多,让人听起来没有那么生硬,沟通起来效果温和多了。
这就是我今天感受到的谈话技巧。
一日三省吾身,这是我今天的收获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