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料的话,现在很多家长,已经在为今年秋季幼升小的孩子忙活开了。
其中无非就是选择合适的幼小衔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流程与上课节奏,再者就是学一些基础的加减运算与拼音字母。但有这么一项,往往最容易被家长忽视,这就是良好的坐姿与握姿习惯。
从小秉承着坐姿标准为“一尺一寸一拳”的我们,到了20世纪的今天,这个说法依然大行其道。
在综合线上线下书法培训辅导情况中,笔者以为,还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比如身材矮小的孩子,坐在统一高度的座位时,桌子边上露出一个小小的懵懂的脑袋,根本无法试实现“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屁股下面垫高一点,加一层厚实坐垫或者几本合适的厚书,这样一来,胸部以上基本会露出来了,视野也会更开阔,胳膊也无需被迫架在桌面上了。
另外,“一尺”也是个概述,不是可丁可卯的必须是“一尺”,难道还用尺子量量吗?那倒未必,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当身体坐好,“头正、身直、肩平、足安”时,双臂呈“八”字形状,俯于桌面,其中一个胳膊肘为支点,将小手小手轻触脸颊,然后放下,此时“胳膊肘到手掌”托住脸庞的距离,就是“一尺”到光景。
同样,这个方法大人也适用。
同理,使用自己的拳头置于身体与桌边,则可判断适合自己的“一拳”。
那么“一寸”呢?则可使用你左手食指的第一个关节长度为参考,来实现“手离笔尖一寸远”。
进行到此,良好的坐姿已经调整好。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执笔书写环节了。
试问,对于从来没有写过字的孩子,能不能直接拿起笔就去写呢?
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
这就好比从没有跑过步的人,被拉去直接跑步一样荒谬。最起码,得先热热身吧!
是的没错。
手部握笔前,也需要“热热身”。
首先,从活动双臂与手腕开始,进行伸缩与抓握练习,从而使得手部充满了生气与活力;然后,再使用“捏托靠垫”的正确握姿去握笔,使笔杆处于食指根部,笔尖指向11点方向,腕骨则是位于5点方向,整个手掌到胳膊肘,都呈同一个直线。最后,观察掌心,是否指实掌虚,大拇指与食指是否呈一个椭圆形。
一切准备就绪,先从“摆腕”正式开始,左右空中摆动,注意腕骨为支点,以使手部可以放松,享受轻松愉快的感觉就好了。
如果您家孩子,以上这些步骤,都可以操作熟练的话,那么,对于下半年即将开启的小学生活,想必ta已经可以“鱼台稳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