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它便需要整理与收纳的技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作者:【日】奥野宣之
译者:张晶晶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
书评时间:2020-01-12
当读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它便需要整理与收纳的技巧
怎样才能做把读过的书记在脑子里?如何让读过的书物尽其用?,如何让自己记住书的内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如何将书中的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塑造自我?为了达到这写目的,我们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闻名日本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崇尚返璞归真的“笔记读书法”,在他的经验中,笔记不只是摘抄和剪报的平台,还是能让人更有效地管理自己读书生活的工具。
通过做笔记吸取书中营养
图片摘自原书内文思考让人如同置身于迷雾之中。此时此刻想到的新点子,下一秒可能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不好好做记录,恐怕就再也想不起曾经闪现的想法了。但只要把这些想法写下来、保存在纸上,就等于把迷雾装进塑料袋紧紧扎好。将这些新鲜的想法打包以后,再过多久都不会轻易遗忘
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让灵感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会更容易将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想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
图片摘自原书内文
“葱鲔[cōng wěi]火锅式”读书笔记
鲔【wěi】:古书上指鲟(xún )鱼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基本形式,目的是以书为媒,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思想的舞台。
一、写读书笔记之前,要注意的三个信息,两个要素。
书名、作者名、写读书笔记的日期,这三个信息足够让你想起“什么时候读过某本书”。
两个要素就是摘抄和写评论。
摘抄的对象是当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段落内容,摘抄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摘抄过程中要写上出处和页码,方便日后参考。
评论的对象是当时自己的问题、思想和灵感,摘抄和评论要交替进行,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第一时间记录自己感想,成为原创思考的素材。
二、“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就是写上六位数的日期,内容要用大一些的字体,写得越清楚越好。每次换行都要留一行空白,而每个段落之间留两行空白,写起来会更轻松,还便于日后重读、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图片示例第二步就是摘抄和写评论。
首先,重读一遍用笔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部分。经过五六遍的反复阅读,最后筛选出的内容不会太多。
接着,在摘抄完的文章后面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之所以把这种读书笔记取名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因其摘抄和评论并存的特征,正如这道菜中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
摘抄部分用“○”表示,而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感想和补充说明则标上“☆”,以此作为区分,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
把“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落实在纸面上,就是如下图所示:
摘自原书内文案例“○”后面是摘抄。注意不要省略,要保持原汁原味。“☆”后面则是自己的评论,写一些对摘抄内容的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看到不同的符号就能知道后面的是自己的感想还是作者的表述,这种区分方法很明确。如果这样做,重读的时候就不会分不清是摘抄还是评论了。
抄这一段文章的原因和自己当时的想法才是日后值得参考的贵重资料。而且,把作者的话与自己的话放在一起,也是感受“落差”的好机会。自己的评论可能只有“真棒”之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语句,但也可以通过这件事来正视自己的不成熟,从而养成不管是什么想法都立即写下来的习惯。
亚瑟·叔本华在《论读书》中写道:“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虽然我们不必做得那么决绝,但读书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让自己“搭上了思想的便车”。
既然已经被书带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上,那么接下来的路多少也要依靠自己的思考来走完。具体来说,就是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来做摘抄、写评论。这样的一本读书笔记,是以书为媒,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思想的舞台。
读书笔记要素
总结
本书介绍的“笔记读书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
从购书清单开始,反复阅读一本书,消化内容后提炼出精髓,进行原创文章或思想的输出-----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自然能够轻松理解、掌握书中的内容。
以文会友,感恩遇见,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